日本工具行業的成功經驗
近年來,日本的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同時也為了節省資源,回收硬質合金報廢刀片、循環利用資源等以重復利用為前提的技術開發十分活躍,日本的工具廠家也積極參與了此項事業。
三菱綜合材料、住友電工、東芝Tungaloy、Dijet、日立工具、日本鎢業、富士模具等大型硬質合金工具廠家,為了保證資源的穩定供應和降低生產成本,均對使用過的工具采取重復利用的措施。其中,日立工具公司正在日本全國范圍內大力開展報廢刀具的重復利用業務。成田分廠是該公司硬質合金工具的主要生產基地,現正著手在廠內興建一座報廢刀具重復利用的新車間,它將與原設在大阪的相關車間合并,組成日立公司舊刀具重復利用中心。
刀具重磨是重復利用資源的有效形式之一,重磨行業已日益形成規模。據統計,日本全國從事刀具重磨的公司有500~600家,其中包括工具生產廠、機械工廠、各種商業性重磨機構。盡管準確的重磨市場規模目前尚不清楚,但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用戶要求降低刀具成本的呼聲很高,因此,刀具重磨市場總的趨勢是不斷擴大,粗略估計,其市場規模大致在200億~300億日元之間。
增強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
日本工具廠家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開展了大力進軍國際市場的營銷戰略。
三菱綜合材料公司與美國MA福特公司合作,生產模具和飛機零件加工所需刀具,希望借此提高三菱公司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目前,該公司有關飛機制造用刀具的銷售比例為3%,3年后這一比例將增至10%。
NMC神鋼工具公司通過與三菱綜合材料公司的重組,正將其涂層刀具產品大力推到國外市場。神鋼公司新增設了模具和汽車零件加工用刀具部門(生產硬質合金立銑刀、鉆頭)和齒輪加工刀具部門(以齒輪刀具為中心),各類刀具從計劃到生產,均由該部門快速確定,從而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銷售效率。
東芝Tungaloy公司引進了公司內IT化與統計質量管理系統,使產品不合格率大幅度降低,這種管理方式在美國GE和東芝等公司推行之后,降低生產成本的效果極為顯著。東芝公司刀具生產的中期目標,是狠抓小型零件加工刀具(TAC刀具)和IT、半導體加工用整體式刀具的開發與生產。到2002年,該公司 PCB鉆頭的生產能力將提高70%,主要生產基地設在中國內地和臺灣省,目前月產量為600萬只,計劃到2002年月產量將增至1000萬只。該公司通過擴建國外生產基地,來增強微型鉆頭、模具加工刀具的生產和競爭實力。
京瓷公司已于2001年2月收購美國大型工具企業戴柯姆公司,并以此為契機,大力向世界各地擴大銷售其PCB鉆頭產品。該公司計劃占有美國PCB鉆頭市場40%的份額,占有亞洲市場(含日本)10%的份額。
加強模具加工用硬質合金刀具的生產
據ISTA20世紀90年代對世界模具市場的統計,美國約1200億美元,歐洲超過1000億美元,日本超過100億美元。模具高速銑削的生產周期僅為傳統電加工方法的三分之一,因此模具行業對精密刀具的需求量是相當大的。日本工具行業一貫重視模具加工刀具的開發與生產。
日立工具公司多年來致力于模具加工刀具的開發與生產,今后擬進一步擴大該類刀具的生產并加強質量管理。該公司于2000年夏與UNION公司簽署了業務合作協議,決定聯合開發PCB鉆頭,這樣可發揮日立工具公司在硬質合金材料上的優勢,借助UNION公司在微型鉆頭生產方面的技術專長,取得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加強售后服務擴大市場份額
Dijet公司正在大力開拓美國市場。近來該公司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與最高年份相比,已下降50%,因此公司決定進一步增設在美國的銷售網點,加強與終端用戶的聯系,并于2004年4月開展互聯網上銷售業務。隨著銷售機制的加強,在2~3年后,其銷售額預計將達到12億日元,相當于目前的2.4倍。
在日本的外資工具企業也在大力推行擴大銷售的戰略。如ISCAR日本公司從2001年3月起,開始銷售美國Ingersoll公司的非標刀具產品,這表明 ISCAR公司除銷售通用刀具外,已開始兼營其他門類的刀具產品。這些非標產品以重型機械廠家為用戶對象,ISCAR公司為此于2001年成立了新的事業部,新事業部第一年的銷售額預計為1億日元。Sandvik日本公司于2001年3月在神戶建立了技術服務中心,以加強產品銷售攻勢。該公司將向IT、模具、飛機等行業提供其先進的刀具產品,同時大力充實售后服務內容,以擴大市場占有份額。KennametalHertel日本公司將繼續擴大銷售網點,并計劃每月舉辦一次用戶技術研討會,重點是開拓營業網點周邊的新用戶群體。
總之,面對市場環境的嚴峻挑戰,日本各工具企業均緊緊抓住用戶這一關鍵環節,積極開展各具特色的營銷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