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業發展趨勢分析(二)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市場擴張為中心的經濟全球化帶來了世界性的經濟結構調整,全球性產業結構重新調整和分工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發達國家加快了工業化向信息化轉變的步伐,跨國公司加大了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力度,給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一、全球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一)制造業的全球化趨勢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現代技術革命,尤其是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制造業的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制造業全球化主要包括產品制造的跨國化迅猛發展;價值鏈中與制造緊密相聯的各個環節朝著全球化方向邁進;制造業企業的跨國并購、重組和整合;制造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調劑、共享和優化配置;跨國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正日益受到各國政府和企業界的重視,全球制造體系正在迅速形成等。
(二)以跨國公司為主導,產業鏈細分的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制造業的國際分工正由垂直分工發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網絡分工。產業鏈被細分到空前的程度。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優勢,不僅將其低技術的產業轉移出去,即使在高技術產業領域,也是盡力搶占各產業的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環節,將產業鏈條中的低技術環節轉移給處于較低發展水平的國家,從而完成價值鏈的分離和轉移,使其生產布局日益細化。
(三)以科技中心控制制造業中心的新趨勢
全球科技中心對制造業中心的控制主要通過跨國公司內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強化低端產品對高端產品的依賴、核心技術對生產性技術的控制以及市場需求等方式來實現。跨國公司在全球各地到處尋找低成本的投資區,他們不再僅僅考慮某個產品在哪里生產,而是著重考慮某個零件在哪里生產成本最低。一架波音747飛機有450萬個部件,來自近10個國家、1000多家大企業、1.5萬多家小企業。現代制造業已不是簡單的工廠概念,它的中心已不在加工的積聚點上,而是全球化。
(四)制造業的信息化、虛擬化趨勢
目前,國際上一些制造型企業已完成了信息化改造,全部采用CAD進行產品設計和計算機管理。信息化已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業務流程和工作方法,因此,制造業的信息化將是21世紀制造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虛擬制造系統運用仿真工具、控制工具、信息模型和設備以及組織方法等,提供一個顯示仿真過程的工作平臺。在這種平臺上建立一種虛擬環境,應用人類的知識、技術與感知能力,與虛擬的對象產生交互作用,對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活動進行全面的模擬和仿真,以達到產品開發和生產的周期最短、成本最低、質量最佳的效果。
(五)制造業的綠色化趨勢向環保化或綠色化方向發展,成為制造業在21世紀的必由之路。環保化制造或綠色化制造是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制造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也是目前所倡導的循環經濟的一個方面,其目標和宗旨是使所制造的產品在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維護直至報廢處理和善后處置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最小、而對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