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逢高拋空
與去年4月份由黃金首先暴跌引起的情況類似,今年3月上旬,繼擔憂債務違約導致鐵礦石暴跌后,滬銅破位下行,一周內暴跌近10%,創本輪熊市調整新低。近期滬銅價格盤整在45000元/噸左右,從宏觀政策面、銅基本面、金融屬性來看,筆者認為銅價調整還遠沒有到位,但短期大幅殺跌后可能略有反彈,中長期維持逢高拋空戰略,金融泡沫還有待進一步消化。
從宏觀政策面來看,中國去產能、降杠桿之旅才剛剛起步,政策意圖仍維持去泡沫,特別是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的房地產領域風險尚未完全釋放。盡管這一風險所導致的市場擔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計入資產價格,但從實體領域表現來看,尚未完全計入。因為大規模的在建房屋仍將支撐大量的金屬需求,本輪建筑高峰期有望在今年出現。
隨著大量三四線城市邁入調整,地產投資開始下滑,一線城市地產投資接近飽和,且市場對地產長期看漲預期逆轉導致的投資性房地產拋售進入市場,房地產投資回報吸引力下降,同時債務違約可能不斷發生導致地產資產面臨顯著貶值風險。如果地產無法出清,中國經濟調整不會完全。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大概處于這一階段的早期,而資產價格處于這一階段的中期。
從微觀面來看,中國經濟在去年7月份開始展開大概1個季度的短周期反彈后,開始重新回落,以螺紋鋼、橡膠為代表的品種早已經步入下跌通道,如果不是來自融資銅需求的支撐,很難想象銅價會相對如此強勁,其間,銅和橡膠、螺紋鋼等典型工業品的相對收益一度拉大至20個百分點。
去年四季度,一方面由于銀行調整資產負債表導致利率水平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套利資金涌入導致人民幣匯率加速升值,這都給融資銅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得倫敦庫存持續下降。隨著中國消費趨弱,中國顯性庫存開始在今年1月份上升,同時升水開始明顯下降,盡管在此期間海外的擠倉行為一度導致倫銅升水大幅攀升。這些因素都是短暫的,隨著年后國內大宗商品開始新一輪的暴跌,支撐融資銅的環境開始趨于惡化,在國內首例債券違約這一“導火線”推動下,銅價下行風險終于爆發,銅價跌破了去年盤整大部分時間的價格下限區域,預示下行空間已經打開。近期海外庫存已經開始上升,預計隨著國內資金面告別極度寬松,滬銅將開始新一輪的去庫存。
展望未來,筆者認為銅價可能在大幅拋售后企穩,但宏觀政策面、流動性、地產風險將抑制價格上行空間,同時預計政府的干預政策會比較溫和,主要發力方向在于民生投資(000416,股吧),對金屬下游需求拉動有限,建議繼續維持拋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