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負責任的虧損和沒有節制的福利堅決說“不”
據報道,上半年民航業虧損6.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利增虧18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25.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虧19.9億元。
虧損,又是虧損!在電力、燃油等壟斷行業“虧”聲陣陣尚未停息的情況下,民航又大吐虧損苦水,這種虧損“盛況”不免令人應接不暇。然而,更令人感到憂慮的不僅是民航的巨額虧損,而且是乘客的錢袋子恐怕又要被“掠奪”了。這種擔心并非杞人憂天,因為根據以往經驗,凡壟斷行業大虧后必有大漲,燃油、電力部門正是借著虧損“東風”提高其服務價格的,現在民航部門也刮的這股“東風”是不是效仿前者呢?在國家經濟形勢大好的今天,虧損卻像傳染病一樣侵襲著一個又一個壟斷行業。而且,這種只發生在壟斷行業的獨特的現象給人的感覺是,壟斷行業好像已經習慣了這種虧損。
令人費解的是:一方面是企業的習慣性虧損,另一方面卻是企業職業工資、福利的持續性增長。據悉,目前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都有各種各樣的職工“福利”。如每個在職普通職工每年可以享受兩張甚至兩張以上的免費飛機票,全國任何一個有航線的城市都可以是目的地,而且機票可以轉讓給自己的直系親屬。據此估算,每個職工僅此福利按市場價就可以大致折合成4000元人民幣。由是觀之,企業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并沒有因為企業的巨額虧損而稍有減損,反而是在持續性增長。
按理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職工的工資、福利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業績成正比,如果企業業績不佳,那么職工的福利必將大打折扣,而斷然不會出現企業習慣性虧損與職工福利持續性增長的局面!然而,這樣的窘狀卻頻頻發生在我們的壟斷行業。何以如此?在筆者看來,民航等行業并不具備完全的市場主體地位,缺乏適應市場競爭需求的現代經營理念和主人翁意識。對他們而言經營成績的好壞、盈虧與否這些都是事關國家的,而工資、福利是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因此工資福利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少的,而企業即使虧損了也可以向國家索要或者變相向消費者轉嫁經營成本和負擔,以維持其高工資、高福利并保持工資和福利的持續增長。因此,可以說,正是壟斷行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決定了當前企業習慣性虧損和福利持續性增長現象頻頻發生。
毋庸置疑,企業習慣性虧損與福利持續性增長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它既不符合企業長遠的發展,也不會對國家有所裨益,更嚴重的是它可能侵害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因此,相關部門必須正視這種現象,對壟斷行業不負責任的虧損和沒有節制的福利堅決說“不”!(姜凌云)
壟斷行業高收入侵占全民利潤 國資是誰的國資?
壟斷行業高收入、高福利現象是最近輿論攻擊的目標。根本問題在于,國家沒有代表全民將國有資產的經營所得拿足,留給了壟斷國企在內部私分剩余價值的空間。
拿什么決定壟斷行業的工資 衡量標準何在?
繼“全國電力行業普遍開始降薪”的新聞報道后,有電力系統職工撰文《憑什么讓我們降薪?》,表示反對沒有給出科學依據的電力行業“盲目”降薪政策,該作者最后發問:“如此盲目地對電力行業減薪,最后的結果會不會是仇視高薪、同拿低薪?”
發改委專家:解決壟斷高收入關鍵在于打破壟斷
壟斷行業大多通過壟斷價格而不是提高技術水平獲得高額壟斷利潤;一些壟斷行業產品價格陷入年年調、年年虧,越調越虧、越虧越調的怪圈——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