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機市場轉向拖拉機主導的時代
對于中國的農業機械化而言,拖拉機是一個標志性產品。自從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制以來,中國的拖拉機行業就是小型拖拉機的天下了。小拖更多的不是用于農田作業,而是農村運輸,以至于最終促使了農用運輸車行業的產生與發展。
從農機行業產業環境的宏觀層面看,去年和今年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農政策,減免農業稅的承諾和農機補貼政策直接刺激了農民的購機積極性,糧食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更是增加了農民對未來種田收入的良好預期。
從市場需求的微觀層面看,大中型拖拉機需求量的爆發性增長和水稻收獲機械需求的突破性增長便是農機行業春意盎然的最直接寫照。有農業機械化專家認為,拖拉機功率上延已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也是農田作業需求的必然反應。這意味著我國農機市場正在從農用運輸車主導的時代轉向拖拉機主導的時代。專家說,大中拖市場的活躍,標志著“拖拉機不下田”歷史的終結,標志著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已進入到了由需求拉動的自發性發展的新時期,這也預示著農機市場的繁榮將不是一個短暫的現象,而將是一個較長的歷史階段。中國地域的復雜性和差異性以及農田作業的多樣性也必將對農機產品產生更加廣泛、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從科研、開發、制造到銷售、服務比較完整的農機工業體系,農機產品服務對象涵蓋了農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的整個農業領域。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與經濟情況不同,造成我國農機產品門類復雜、品種多,到目前為止,我國已能生產14大類、95小類、3000多個品種的農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