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廢舊衣服利用的投資加盟
循環經濟的發展重點,實際上國務院在22號文中提得比較清楚。從我參與這個文件的前期起草過程的情況看,我們根據產業鏈的情況做了劃分。在資源開采環節,就是要把資源盡可能地開采出來,減少經濟活動中的資源投入總量。在廢棄物的產生環節,就是要在生產過程中盡量使物質都得到循環,通過不斷循環,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在廢物排放環節,要通過再利用、再循環,把有用的東西都利用起來,盡量發揮廢舊的物資的利用價值。還有最后一個環節,在處理廢棄物的處理環節,要首先想到熱的利用,比如垃圾可以作有機肥料,可以發電。這樣,在不同的環節,都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這也是循環經濟的一個核心。
還有一個消費的問題,就是要提倡物品的再利用、再循環問題,這也是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消費上還有個綠色食品,國家通過綠色采購鼓勵公眾消費綠色產品。
從產業形態看,主要是發展資源節約型、節水型產業的問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形態就是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中廢棄物的生產、加工、回收和利用的問題,這也可以形成產業,比如廢紙進行加工可以生成再生紙,鋁可以回收利用100次,這就形成了再生產品。像汽車報廢以后,發動機可以再制造,這也可以形成產業。另外還有環保產業,在廢水處理、垃圾處置過程中發展形成產業。現在國家準備試點、示范的重點行業大概有這樣一些:高能耗、高熱耗、高污染的,像冶金、電力、礦業、化工、有色等行業,它的核心就是通過回收再利用,提高資源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
在循環經濟的實現形式上 ,一方面是企業本身通過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加強管理來發展循環經濟,實際上國內已經有很多好的成功經驗,在新聞媒體上已經作了很多宣傳,我就不再多講案例了。
第二個層次是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國家環保總局已經批準了14個生態工業園區,我也考察過其中一些,它的核心是上游企業的廢物變成下游企業的原料,通過廢物變原料,把不同的企業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產業鏈。
第三個層次是在社區上,通過社會回收體系,把那些能夠利用起來的廢舊物資回收、分類、加工,形成一個產業鏈。這樣,既可以減輕廢棄物的處置問題,同時也可以提供很多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
當前工作抓的重點是,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環保總局都出臺了相應文件,馬凱主任也提到,當前的工作是抓資源節約、節能、節水工作,抓資源利用工作,抓清潔生產工作,還有抓發展環保產業,這是四個工作重點。
另外一個是循環經濟的試點,這項工作正在由國家發改委和環保總局在協調,近期可能要出臺試點方案。實際上環保總局已經批準了一些試點,就是我剛才提到的生態工業園區,我看過一些工業園區,也做得非常好,比如天津泰達工業園,基本上能做到廢物盡量利用起來,減少排放。
從政府的角度,還在宣傳,最近整個新聞媒體,包括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很多媒體都在做這方面的宣傳。
還有,需要告訴大家怎么做。大家都希望知道循環經濟是什么東西,怎么做,現在有很多地方在做這項工作,給不同層次的人進行培訓、宣傳、教育。從政府的角度看,還要做好規劃。無論是國家環保總局還是發改委,都提出要把循環經濟規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通過規劃來推進,盡量減少走彎路。
環境執法問題也必不可少。國外發展循環經濟有五個方面的經驗,第一個是環境執法;第二,企業要有利可圖,或者用這種物質的替代能節約成本;第三個是物質做利用技術上的可行問題;第四是企業之間的誠信問題;第五,發展循環經濟因為存在原料的產業鏈,所以有個應急管理。這是五個成功的經驗,是大家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借鑒的。
我們國家的很多企業做了有益的探索,現在鋼鐵行業、水泥行業也做了很好的規劃,很多地方也做了規劃,像江蘇、遼寧、貴陽市,都做了規劃。企業的規劃也做了不少,主要是考慮材料的連接問題、能源的分級利用問題,還要考慮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方面,都需要大家一起想辦法把它連起來,當然這需要在技術可行、經濟成本劃算的條件下。
發展循環經濟還有很多事要做,需要大家的努力,對每家每戶來說,重點是節約的問題。對于企業來說,主要是降低生產成本的問題。對社會來說,形成全社會廢棄物回收、分類、加工利用體系,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