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產品必須適應農村市場的需求
我國的機械市場發展空間很大,水稻收獲機、玉米收獲機、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旋耕機、各類農用運輸汽車等,數量與質量都需要提高和增強,適應廣大的農村市場需求。目前我國已能生產3000多種產品,但農業裝備的技術水平還比較低,除少數產品能達到國際水平外,從總體說來尚處在發達國家上個世紀70年代水平。
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如大馬力拖拉機,采棉機,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種植和收獲機械,農產品深加工裝備等,還不能很好供給,很多設備要從國外進口。我國農機產品可靠性還不盡人意,主要農機產品的平均失效間隔時間只及國外同類產品的1/3--1/2。再有,目前我國與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旋耕機有量約15萬臺,與手扶拖拉機和小四輪拖拉機配套的旋耕機約200萬臺,但遠不能適應農村耕種的需要,如果2005年國家對購置農機的財政補貼達到3億元的話,有望拉動150億元的農機市場需求,那么2005年全國農機市場將保持20%-30%的增長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