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好點檢定修管理為企業發展振興提供強有力保障
一、鑄鋼廠概況
鞍鋼機械制造公司鑄鋼廠從建廠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多年來,幾經發展、改造,鑄鋼廠現已擁有固定資產2.4億元。主要設備83臺,其中主要技術裝備有2座20噸電弧爐,1座40噸IF—VOD精煉爐,1座10噸電爐,1套一機兩流水平連鑄機,7座大型鑄件熱處理窯,60余臺起重機。
鑄鋼廠年產鋼18萬噸,其中作為主要產品的大型鑄鋼件年產1.8萬噸(最大單件重量140噸),鋼錠年產2萬噸,連鑄坯年產14萬噸。產品分別用于軍事、橋梁、國內外水電站、火電站配套設備上,并出口到7個國家和地區。鑄鋼廠年產值5億元左右,創利潤在千萬元以上。
二、鑄鋼廠設備狀況及點檢定修制發展過程
鑄鋼廠生產性質同屬于大型煉鋼廠的模式,煉鋼從電爐—精煉爐—鑄錠—水平連鑄,屬于短流程工藝,生產過程中哪怕是某一個小環節的設備出現一點問題,就會導致連續生產過程中斷,給廠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從工藝方面看,由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超低碳不銹鋼及高合金鋼等鋼種在產品總量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鑄鋼廠又屬于特鋼廠,產品質量對設備的依賴性越來越突出。
以上兩種情況都對鑄鋼廠設備的技術指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設備的運行狀態直接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和經濟效益完成情況。然而,鑄鋼廠主要的設備是九十年代初的裝備,自動化控制程度較低,故障頻繁,檢修強度大,影響生產時間長,維護費用高,又由于九七年以前設備管理基本屬于事后維修(五年來故障對比表),設備方面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鑄鋼廠的生產。
鑄鋼廠主要設備近五年故障熱修臺時統計表
單位:小時/千噸
九七年鑄鋼廠設備管理系統針對鑄鋼廠設備現狀,從加強管理入手,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去彌補設備上的先天缺陷和不足。在認真分析、學習寶鋼點檢先進管理方法后,結合鑄鋼廠的實際情況,逐步推行點檢定修制,經過在主體設備上實施檢驗,取得了理想效果。
(一)轉變思想觀念,實行點檢定修制,設備工作從被動變為主動
以前,我廠在設備管理上是實行計劃檢修和故障后修理模式,思想陳舊、手段落后,不能與鑄鋼廠整體發展形勢相適應,造成設備工作十分被動。97年經過縝密分析和思考,廠決定實行點檢定修制,設備管理以預防為主,在防止故障產生上下工夫,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壓縮熱修時間。盡管當時有的人不理解,認為點檢定修制不適合鑄鋼廠群體操作的設備。但經過統一思想后,我廠果斷地實行了點檢定修制,在生產實踐中收到了顯著效果。在實行點檢定修制管理以來,設備熱修時間從3小時/千噸鋼降至0.5小時/千噸鋼,今年熱修時間已經趨近于零,使設備得以長周期穩定運行,轉變了設備管理的被動局面,保證了生產順利進行。比如:連鑄機連續三年實現三個零的目標,即零故障、零缺陷、零耽誤。
鑄鋼廠五年鋼產量、維修費、熱修臺時對比圖表
單位:千噸、元/千元、小時/千噸
(二)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可靠運行機制,保證點檢定修工作順利實施
為全面貫徹好點檢定修制,我廠對設備系統機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成立點檢站。點檢站按生產作業線分為三個作業區,分別設置點檢長。各車間設立專、兼職點檢員,專門負責車間點檢工作。廠又成立了動檢車間將分散的檢修人員集中管理。經過一系列調整,建立了保證點檢定修制順利實施的構架。與此同時,我們還明確了點檢方、檢修方和生產方的責、權、利關系,為點檢定修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深化點檢,貫徹制度,嚴格考核,為開展好點檢定修起到了保證作用
點檢定修工作開始后,鑄鋼廠對各類點檢制度和點檢標準進行了全面建立和修訂,使機臺點檢覆蓋率達到100%。近幾年,還進一步完善各類點檢卡,并且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與標準,使點檢定修制工作在執行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考核上決不手軟,做到獎罰分明,保證了點檢工作順利進行。由于管理到位,現在已達到了時時有檢查、處處有負責、事事有管理的標準。幾年來,各車間都能以新穎、見效的方式開展點檢定修工作,并總結出各自的工作方法和經驗。例如:動檢車間維修人員走出休息室,改變坐等報票的維修觀念深入到爐前,實行跟蹤檢查;運轉車間維修人員實行區域承包,把點檢定修制工作落實到人頭,對設備全過程跟蹤;連鑄車間維修人員在連鑄生產過程中,運用全過程巡檢,及時處理缺陷以保證拉坯連續,并嚴格考核違規人員。
(四)提高設備保養質量,解決設備點檢定檢定修中的新問題
設備保養和設備點檢在設備維護過程中缺一不可,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使設備運行向良性發展。我們在抓好點檢工作的同時,決不放松保養工作,盡可能把設備的一些小問題在保養過程中得到解決,為了抓好保養工作,首先,我們重新修訂了設備保養標準和考核細則,這對保養工作質量的提高起到監督和促進作用,從而提高了強保質量。其次,加強設備保養的內在質量,在保養中最大限度地解決設備缺陷,減少了設備檢修時間。
(五)周密計劃、精心組織,保證點檢定修質量
開展好設備點檢、保養工作的同時,更要抓好設備定修工作。我們在總結以往定修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強化了相關組織與技術措施的落實工作,規范定修制度,逐漸形成了有鑄鋼廠特色的點檢定修制模式。即定修前認真醞釀、準備,及時召開定修計劃會議,背靠背制定點檢定修制計劃,面對面討論平衡各類項目,做到缺陷項目準確、細致和有針對性。在定修實施過程中,各部門、車間領導及專業人員現場跟蹤,靠前指揮,實行定修質量三把關,保證實現設備定修后三個零的目標,即零故障、零缺陷、零耽誤。對定修后出現的問題采取三不放過的原則,即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不明不放過、措施不實不放過,認真分析考核,保證定修從計劃—實施—驗收—運行—總結—點檢—再計劃這一過程的良性循環,從而保證了設備定修工作穩定、持續的開展,為生產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鑄鋼廠近五年主要產品產量完成情況表
單位:千噸
三、推行設備點檢定修制模式化,為企業振興提供強有力保證
今年以來我們總結幾年來點檢定修制的經驗和不足,將設備定修制向深化、細化、模式化方向發展,形成系統管理工程。
(一)建立以點檢定修為核心的設備管理模式勢在必行
1、幾年的點檢定修工作的實施,我廠取得很大實效,大幅降低設備故障、停機時間和維費用,為生產順行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但是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尤其是能源和原料價格的上調,使得生產成本上升,迫使生產上依靠打規模戰來獲得利潤。降低成本,全面預算維修費用,合理使用降低維修費用顯得尤為重要。
2、企業的進步、發展,離不開嚴格管理,充分發揮、挖掘設備生產力的潛能,保證運行質量,提高設備升級和完好,使設備管理上水平,創一流,就必須將點檢定修管理更加深化、細化和規范化。
3、隨著改革的推進,我廠人員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檢修人員人數到今年減員近30%,而新設備、新技術又不斷的增加,如何合理使用人力資源,定額準確,提高整體檢修人員素質勢在必行。
要解決好上述問題,必須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即:點檢定修模式化。
(二)探索和實施設備點檢定修模式化的道路
今年初,我們開始研究和制訂設備點檢定修模式化,并組織設備專業管理人員擬定“模式”平臺,以“四定”即:定項目,定人員,定時間,定費用為模塊,實現以點檢定修模式化拉動三級點檢的實施;以點檢定修模式化來提高設備運行質量,保證生產順行;以點檢定修模式化增加降低成本的手段和渠道;以點檢定修模式化額定出檢修人員的合理用工;通過點檢定修模式化達到將設備管理的某些內涵延伸到成本管理、定額管理的系統工程管理。為了推動和檢驗此項工作的良性進行,我們系統地采取了以下措施:
1、責任明確,手段先進,層層落實三級點檢制
①重新調整三級點檢組織機構,深化區域負責、分片承包制度,層層落實點檢責任,設立了區域負責、分片承包一覽表、區域分工平面圖,使各部門責、權、利清晰、明了。
②確定了設備三級點檢(使用操作設備人員和維修者,車間兼職點檢人員,廠專業點檢人員)路線圖,點檢方位圖,進一步明確點檢內容、點檢手段、點檢周期、點檢標準。充分發揮向導作用,彌補點檢人員經驗、素質的參差不齊,保證點檢的質量和準確度。
③采用先進的檢測手段,如:紅外線測溫儀、測振儀、測速儀、望遠鏡和電流電壓平衡儀等對重點、要害、關健部位進行精密點檢,解決和彌補靠人的感觀不易發現的潛在隱患,極大地提高了點檢的精確度,為設備劣化、傾向性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加強管理制度,保證點檢定修模式化的質量
①分別建立了點檢定修制模式化管理制度、信息反饋制度和流程圖,建立重大隱患反饋卡和處理卡,建立了四定工作卡等等。
②通過對設備動態的三級點檢記錄,使用操作方、檢修方、管理方分別制定定修缺陷項目,面對面共同研究確定定修計劃。檢修方根據計劃編制定修模式,即:項目、人員、時間、費用卡,并上報材料、備件計劃,向下下達任務書。并且管理和檢修方領導深入現場跟蹤實施情況。
③每次定修后召開定修總結會,共同對照定修計劃與實際發生情況找差距,對設定模式與實際有偏差給予糾正和調整,使定修模式更加準確、趨近實際。今年1-4月定修模式在電爐、水平連鑄主要天車應用取得了一定效果,最明顯成效體現在1#爐、2#爐及27#天車定修上。
(三)點檢定修模式目標
1、減少故障,縮短設備停機時間,力爭實現三個零目標,既零耽誤、零缺陷、零故障。
2、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創造設備升級條件,力爭實現主體設備可開動率、完好率100%,1—4月份以來兩項指標分別為98.25%和98.73%。
3、進一步提高維修工人技術水平,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用工定額合理,彌補檢修人員短缺的瓶頸問題。
4、實現維修費全面預算管理,我們采取將維修費指標下發到專業人員和車間,層層有指標,人人有責任,每周和定修前車間、科室要做好維修費用的預算,減少備件、材料的超儲,壓縮資金占用額度,對物流從計劃—入庫—發放—使用方位過程有記錄,做到物流有痕跡,達到合理利用,降低維修費,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穩定的設備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