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工業的數字
3647.3億元
2004年,全國農業機械原值達到3647.3億元,比上年增長8.5%;農戶平均擁有農業機械原值1397.5元,占農村住戶年末每戶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的33.7%;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579.6萬臺,比上年增長5.7%;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11.6萬臺,比上年增長14.3%,占保有量的7.1%;拖拉機配套農機具保有量2506.5萬部,比上年增長9.3%;聯合收割機保有量40.7萬臺,比上年增長12.3%。
90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到2003年底,全國農業裝備制造企業達800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為1469個,其中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481個,民營企業918個,三資企業70個。2004年,農機工業總產值達到900億元,銷售額達到86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和26%;銷售利潤總額達24.5億元,比上年增長33%。近幾年來,農機出口增勢強勁,出口到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4年出口了11大類農機產品,出口值達3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9%。
6.6億千瓦
今年上半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繼續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態勢,據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產業發展處初步統計,上半年我國農機總動力達到6.6億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長約6%;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119.7萬臺,比上年底增長7.3%;小型拖拉機保有量1504.7萬臺,比上年底增長2.5%;聯合收割機保有量45.5萬臺,比上年底增長11.9%;水稻插秧機保有量7.8萬臺,比上年底增長16.4%。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機耕面積已經達到5.2億畝,機播、機收面積分別達到了3.8億畝和3億畝。
3223.9萬個
2004年,全國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和農機戶達到3223.9萬個,比上年增長4.6%,從業人員3848.2萬人,比上年增長4.4%。其中,農機戶3197.5萬戶,比上年增長4.7%,占農戶總數的12.9%。全國農機流通、維修、作業服務體系比較健全,農機化經營總收入達2421.5億元,比上年增長6.7%。
35萬臺
2005年"三夏"期間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達到35萬臺,完成小麥機收面積2.3億畝。初步測算,農機手通過跨區機收獲得收益25億元,農民通過機械收割節本增效80多億元。目前,農機跨區收獲作業已從小麥發展到水稻、玉米、大豆、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品種,作業項目也由機收向機耕、機播(插)、植保、灌溉、農田基本建設等領域擴展。
200項
我國是農業大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為提高農產品的整體水平,我國相繼從國外引進了近200項先進技術,其中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柴油機等整機制造技術,以及軸瓦、活塞等零部件制造技術。另外,先后有60多家國外公司來華獨資或合資興建農機企業,生產較高水平的農業機械及其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