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模具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三
4月20日,記者在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在京召開的第十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籌展信息發布會上獲悉,中國目前模具的總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日本和美國。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曹延安先生。
記者:到目前為止,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已成功舉辦了九屆,規模一屆比一屆大,即將舉辦的第十屆又比上屆擴大了20%左右的規模,這是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模具行業蓬勃發展的現狀?當前我國的模具行業在世界上到底處在怎樣的位置?水平如何?
曹延安:由于近年市場需求的強大拉動,中國模具工業高速發展,市場廣闊,產銷兩旺。1996~2002年間,中國模具制造業的產值年平均增長14%左右,2003年增長25%左右,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模具發達地區的增長在25%以上。2003年我國模具產值為450億元人民幣以上,約折合50多億美元,已僅次于日本、美國,躍居世界第三。近兩年,我國的模具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生產的模具有些已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2003年模具出口3.3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5%,形勢喜人。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目前我國技術含量低的模具已供過于求,市場利潤空間狹小,而技術含量較高的中、高檔模具還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精密、復雜的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電子接插件等電子產品模具等高檔模具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進口。近五年來,我國平均每年進口模具約11.2億美元,2003年就進口了近13.7億美元的模具,這還未包括隨設備和生產線作為附件帶進來的模具。這表明我國模具行業發展的潛力仍然巨大。
記者:那么,我國的模具行業為何能獲得如此高速度的發展?與其他行業相比有什么特殊性?
曹延安:這主要是因為模具工業與各行業都密切相關。例如,制造集成電路引線框架的精密級進沖模具和精密的集成電路塑封模;計算機的機殼、接插件和許多元器件制造聽精密塑料模具與精密沖壓模具等,都是電子產品生產不可或缺的工具裝備。精密模具已使模具行業成為一個與高新技術產品互為依托的產業。
從支柱產業對模具的需求當中可以看到模具工業地位的重要性。由于模具產品的高技術特性,模具企業只有采用精密裝備才能保證其工藝要求。用模具生產制件所表現出來的高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生產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擬的。中國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加快升級,必將對先進模具制造技術和先進生產裝備提出更高的要求。模具企業新增投資中加工設備的投入要占80%。據統計,全國約有40億元以上的模具設備市場,而且每年還以20%左右的增長速度在發展。
而信息技術亦是推動模具工業高速發展的關鍵環節。CAD/CAE/CAM技術在模具工業中的應用,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的應用,使模具的設計制造技術發生了重大變革。再有,模具的開發和制造水平的提高,還有賴于采用數控精密高效加工設備,如五軸加工機床、高速銑等。超精加工手段也大量用于模具加工,當前,模具加工技術的重點方向是無圖化生產、單件高精度并行加工、少人化或無人化加工和貫徹只裝不配少修的原則等。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虛擬技術等先進制造技術在模具工業中的應用也已普遍。
但同時模具行業還是增值率高、增值稅負較重的基礎產業。據國家稅務總局對1萬多家工業企業流轉稅平均負擔率的統計,模具行業比其他行業高出5.07個百分點,這與現代模具產業高投入的產業特點不協調,制約了模具工業的發展。
正是鑒于模具工業的特點和重要性,國家對模具產業的發展極為重視,并采取了多種措施給予大力扶持。如自1997年以來,相繼把模具及其加工技術和設備列入了《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從1997年到2005年,對全國部分重點專業模具廠實行增值稅返還70%的優惠政策;1999年又把有關模具技術和產品列入國家計委和科學技術部發布的《當前國家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目錄)》。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門對發展模具工業的重視和支持。
記者:在行業形勢喜人,國家大力扶持,各地方重視的情況下,我國模具行業與企業自身又應采取哪些措施,促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呢?
曹延安:模具行業在今后的發展中,首先,要更加注意其產品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使結構復雜、精密度高的高檔模具得到更快的發展。我國的模具行業要緊緊地跟著市場的需求來發展,上規模、上檔次。如汽車生產中90%以上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為汽車行業配套的模具產值增長達40%左右。而模具技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其次,要積極推進中西部地區模具產業的發展,努力縮小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的差距。中西部很多地區已經意識到模具產業的發展對制造業的重要作用。如陜西、四川、河北等模具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升,河北興林車身制造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河北泊頭地區的骨干企業帶動了一片模具企業的開拓;四川宜賓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憑借強有力的資金投入,將在未來寫下新的篇章。
第三,要積極推進模具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體制創新,轉換經營機制,大力發展混合制有制經濟,明晰產權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要積極推進中西部工業基礎較好地區制造業的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使其模具車間、分廠在不太長的時間里,采用多種有效形式,轉換機制,大力發展產權明晰,獨立自主經營,適應市場運作和模具生產快速反應的現代專業模具企業,培養能代表行業水平的“龍頭”企業,帶動地區產業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