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年底或現買入良機
歐美經濟雖有一些問題,但不會出現大規模風險,銅價短期已至密集交易區下沿,后市下跌空間有限,階段性底部可能很快出現,建議保值資金逢低分批買入操作。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債務問題與經濟前景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銅價受此影響繼續回落,短期很難扭轉弱勢格局。但筆者認為,從大趨勢來看,滬銅再次回到密集成交區下沿,下跌空間將受到限制,加之臨近年底買盤可能進場,短期的回落或成為良好的中期買入時機。
歐美爆發大規模危機可能性不大
無論是美國的“財政懸崖”,還是希臘的違約風險,都是近期經濟面的熱點問題。但參考去年8、9月美國債務問題和希臘違約風險均得到化解的情況,筆者認為,后市歐美爆發大規模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對于金屬銅來說,連續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也較小。一旦短期風險化解,銅價將迎來探底反彈走勢。
銅價回到密集交易區
縱觀銅價走勢,自2006年之后,銅價的密集交易區為55000—65000元/噸之間,而在此區間之外,銅價停留的時間都相對較短(除金融危機之外)。目前滬銅再次回落至55000元/噸附近,筆者認為,只要市場不出現重大危機事件,銅價在此價位大幅回落可能性就比較小。
統計顯示年底反彈概率大
眾所周知,滬銅在春節之前一般會有一輪反彈行情。據筆者統計,最近11年年底均出現上漲行情,平均上漲周期約為三個月,平均漲幅約為30%。而從盤面的企穩時間來看,11年中有6年是在11月達到階段性低點,之后逐漸反彈,在12月企穩的有3年。筆者認為,從時間上看,銅價在11、12月企穩并開始反彈的可能性較大,短期來看,下跌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或者可以認為,歷年來11月附近出現的調整大多數是較好的買入機會。
滬銅抗跌,進口接近盈利
雖然近期內外盤銅價同時出現連續調整走勢,但對比內外盤情況不難發現,滬銅回落幅度明顯小于倫銅,即滬銅比較抗跌。近期,滬銅主力合約與倫銅三月期合約的比值一般維持在7.3附近,進口虧損在200元以內,虧損值處于今年以來的最小值區間。
作為最大的銅消費國與進口國,中國銅價對國際銅價也有著較大影響。從歷史走勢看,在年底銅價回落階段,一般滬銅會比較抗跌,并持續至進口出現盈利,中國銅價堅挺會支撐國際銅價逐漸企穩,進口盈利導致中國進口量增加,對國際市場需求的增加促使銅價反彈。筆者認為,同樣的情況在今年仍會出現,建議投資者關注內外盤比價的變化,隨著比值的升高,分批買入滬銅。
階段性底部可能出現
歐美經濟雖有一些問題,但不會出現大規模風險,銅價短期已至密集交易區下沿,后市下跌空間有限,也即55000元/噸之下空間較小。從時間上看,階段性底部可能很快出現,建議保值資金逢低分批買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