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因素
試圖評估基礎金屬在目前來說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諸多的利空因素,不管中國的還是海外的甚囂塵上,而利多消息所剩無幾。特別是對于銅來說,6650美元/噸的價格在現在的背景下可以體現出它的定價水平嗎?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銅價面臨的問題。
青島“融資騙貸”事件
青島“融資騙貸”事件的余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還遠遠沒有消除。該事件最大的影響即是中小企業在銀行的融資問題,目前西方銀行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回購活動。中資銀行惜貸限貸情況也很嚴重,中小型貿易公司的信用受到普遍質疑。大型貿易公司則迎來了一次罕見的行業整合機會。
雖然一些大型金融機構表示一切照舊,但是事實上本次事件已經戳中了這個行業的硬傷。我們認為這種局面會在2015年得到好轉,但是好轉的前提是這次事件真正過去并且沒有引發大面積的法律賠償訴求。一旦發生大面積大量的索賠訴求,那就有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從而出現大量的貿易商破產,銀行呆壞賬。這是各方都不想看到的。政府也在積極引導企業走正規融資途徑,并加強套利套息的監管。我們了解到已經有些中型貿易商和新入場的貿易商開始放棄銅融資。
房地產
中國的房地產狀況一直是外界最為擔憂的。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使得資金趨于通過貿易融資流向高利率的民間金融,但是這不能過分強調,大量的“空氣”已經被釋放,全國各地房價已經有緩步下降的趨勢,政府也在通過政策逐步引導廣大民眾消費。同時也為企業主放松了大量貸款條件和限制。
我們不相信縮減的實體投資機會意味著對貨幣需求的減少,換句話說,利用銅鎳這兩大首要金屬原材料來進行融資將會繼續下去,但是純粹融資借貸將會大量減少。
中國經濟
從其他國家的房地產行業來看,我們更容易看到房地產行業對國家經濟的巨大影響力,而中國國內的情況可能更加深遠。有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存在,就有大量的原材料的需求。從以出口導向型經濟調整至國內驅動型,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在完成從出口型轉向內需型之前,中國經濟仍將會延續目前嚴峻的狀態。
現在中國要做的就是在全面調順經濟結構前,盡量保持穩定的就業率和經濟增長速度。在調結構的這段時間,保持經濟增長的主要辦法就是投資到基礎建設中,并通過央行定向貸款把資金投入到有需要的地方。從央行發行的定向貸款方向來看,無論是棚戶區改造還是城鎮化,都少不了大宗商品的需求。我們預計四季度中國對銅的需求可以有效地為銅價提供支持。
西方經濟同期聲
如果上述不利因素已經對銅市場構成威脅,西方世界的現狀將會對它雪上加霜。我們今年早些時候所期望看到的全球經濟同步增長的美好愿景是由中美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共同驅動的,然而發達經濟體中日本經濟不景氣,歐洲停滯不前,甚至連德國在歐洲都已經喪失了力量。好在作為全球經濟燈塔的美國經濟處于變好的周期中,我們也看到了中國經濟止住了下跌的趨勢,穩步筑底,這都對銅價止跌產生積極作用。
現在我們似乎看到了自己置身于一個矛盾的環境中,全球打擊埃博拉病毒和“西方—中東聯盟”活動、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戰爭都需要極大的成本來支持,這一系列問題都不會對世界經濟增長有所幫助,特別是后者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軍事行為,也會對銅的需求帶來復雜多元的影響。
情況還會更糟嗎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利空消息將如何在今天的價格上演練。情況還會更糟嗎?唱空的隊伍還在繼續壯大,我們可以預測銅價有可能至5000美元甚至更低以與其他大宗商品持平,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依然深信,市場仍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來做調整。
不像其他基本金屬商品凸顯出的結構性剩余和過量的儲備,銅買方的頭寸和電子倉單,外加銅的融資需求足以證明紅色金屬對于它的生產成本維持著一個良好的差異性。此外,倫敦和上海銅價的持續溢價需要投資者經常調整自己的思路與持倉,資金似乎正在從上海的保稅區撤離,這也表明有色金屬正在逐漸遠離供大于求的狀況。雖然銅及其他金屬完全回歸牛市還可能面臨很長一段路,但是我們相信到今年年底將會重回7000美元,即使在目前有可能會跌破支撐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