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叉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叉車行業雖然已經歷了4年的高速增長,但是,中國叉車不僅在國際市場,而且在國內市場,發展前景仍然樂觀。與此同時,叉車市場競爭日趨加劇,外資企業已占據了高端市場,并開始轉攻中低端市場。面對發展的機遇和激烈的競爭,叉車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應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
趨勢之一:系列化、大型化
系列化是叉車發展的重要趨勢。國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實現其產品系列化,形成了從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規格的產品。與此同時,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明顯縮短。大型叉車產品特點是科技含量高、研制與生產周期較長、投資大、市場容量有限、市場競爭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因此我國必須加大研發力度才不至于受制于人。
安徽叉車集團公司已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適應當代國際市場需求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H2000系列新型叉車,并按照國際標準建設了優良的服務體系。2004年,大噸位"合力"叉車完成組裝1215臺,同比增長73%。
專家預測,新一代叉車的維修性、可操作性將更強,顯示、故障診斷系統將更加完善。"合力"25噸堆高機新近研制成功,該產品主要用于堆垛7層集裝箱(吊銷離地距離18.8米),具有國際主流配置,操縱方便、可靠,配有安全保護、狀態監測和故障顯示裝置。
趨勢之二:專業化、多品種
自動倉儲系統、大型超市的紛紛建立,刺激了對室內搬運機械需求的增長。高性能電動叉車、前移式叉車、窄巷道叉車等各類倉儲叉車迅速發展。為了盡可能地用機器作業替代人力勞動,提高生產效率,適應城市狹窄施工場所以及在貨棧、碼頭、倉庫、艙位、農舍、建筑物層內和地下工程作業環境的使用要求,小型及微型叉車有了用武之地,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還出現了一種鉸接式叉車,它主要用于窄巷道內物料的搬運。
另一方面,叉車通用性也在提高,這樣可使用戶在不增加投資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設備本身的效能,能完成更多的工作。
趨勢之三:電子化、智能化
高可靠性、性能優越的產品,以及裝備先進電子技術的機電一體化叉車市場前景看好。
以倉儲發展為依托,發展新品種,特別是前移式叉車和堆垛車產品。計算機技術在電動叉車上逐步得到推廣應用,并納入信息化控制。無人駕駛叉車將適用于有毒或特殊環境的需要,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趨勢之四:安全性、舒適性
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產品的安全性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邁向國際市場的一道門檻。叉車方、尖外表正被流線圓弧形外觀所取代,改善了司機的視野,提高操作安全性。如:豐田7系列叉車裝有主動穩定系統(SAS),SAS采用一系列電子傳感器對叉車負荷、運行速度、轉向角等參數進行測量,當測得潛在危險狀態時,SAS即開始工作,以提高叉車橫向穩定性,從而達到安全作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