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新世界葡萄酒將在中國掀起一場新的博弈
據悉,2010年上半年,經廣東口岸進口葡萄酒1886萬升,價值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7%和60%;進口均價為每升6.5美元,上漲9%。其中,自歐盟進口葡萄酒占同期經廣東口岸葡萄酒進口總量的六成,進口量達1136萬升,大幅增長72.5%。此外,自澳大利亞和智利進口葡萄酒均增長30%。
該現象符合歷年葡萄酒進口情況。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葡萄酒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葡萄酒行業進口酒增長迅速,從2002-2008年保持64%的年復合增長。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指出,葡萄酒進口現狀表現出兩大特點,一是均價上漲,二是傳統葡萄酒國家進口量增長快于新世界葡萄酒國家。分析均價上漲主要原因是中國葡萄酒消費結構的升級和高端酒所占比例的增大。隨著葡萄酒文化日益滲透,再加上中國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逐漸提高,中高端葡萄酒的消費逐漸增長。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葡萄酒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高檔葡萄酒最近3年的年均銷量增長50%,酒莊酒的銷量年均增長則達到了100%。
法國、意大利等傳統葡萄酒國家的葡萄酒文化在中國傳播較廣,其優質的葡萄酒讓中國消費者神往之,而新世界葡萄酒國家起步較晚,在中國的接受程度尚不如傳統葡萄酒國家。周思然指出,隨著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逐漸擴大,傳統和新世界葡萄酒國家將在中國掀起一場新的博弈。
周思然認為,進口葡萄酒呈不斷增長態勢,其原因主要歸結為以下兩點。首先,中國葡萄酒市場的逐年增大,尤其是在全球特別是傳統葡萄酒消費國家市場呈現萎縮的情況下,中國葡萄酒仍然呈2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次,白酒與葡萄酒的替代作用。葡萄酒在中國已經成為時尚和潮流的象征,在葡萄酒文化逐漸普及且白酒漲價頻繁的情況下,消費者棄白酒轉而消費紅酒也在情理之中。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也指出,進口葡萄酒的逐年增長必定擠壓中國葡萄酒的市場空間。中國葡萄酒企業目前還處于多而散的現狀,生產技術較低,仍處于培育階段,風險抵御能力較差,進口葡萄酒的大量增長必定會對中國葡萄酒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生產低端葡萄酒的企業可能采取降價、促銷等方式競爭,從而大大壓縮了本來就較低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