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國企招商實現產權轉讓77.78億元
據《吉林日報》消息,國企改革核心是產權,一個重要的途徑是招商。2005年,是吉林省招商引資、搭臺唱戲如火如荼的一年。全省132戶國有企業通過產權招商,實現了產權轉讓,轉讓金額77.78億元,到位資金58.40億元;全年完成工業項目招商22項,簽約資金19.24億元,到位資金1.35億元。
這一組組數字,彰顯著國企產權招商的豐碩成果。
作為國企改革攻堅戰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省努力創新招商方式,請進來、走出去,成功舉辦了首屆國有企業產權招商大會,充分利用“東北亞博覽會”、“西洽會”、“兩省一市”經貿活動等一系列平臺招商,極大緩解了國企改革成本不足的矛盾,推動了全省國企改革的順利進行。
如何推介國有企業,將資產、產品、生產設備及經營等情況,客觀展現給投資商,是擺在我省產權招商工作中的首要問題。2005年初,省產權招商組成立,第一項任務就是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摸清我省國企的家底。科研院所的工程師、資深律師、會計師、熟悉企業情況的機關干部,30多人組成了調研組,深入到全省各地,同企業管理層及普通職工進行了廣泛交流,對擬改制的816戶企業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通過反復核查賬目、現場勘察、科學評估等辦法,客觀公正地反映了企業的資產現狀,幫助企業制定出全員都接受的產權轉讓招商方案。同時,組織省內專家對初步篩選的290多戶企業的產權招商方案,進行認真核查、整理,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優選出100戶國有工業企業產權招商項目,確定為省級重點招商項目。為了增強項目吸引力,提高招商價值,省產權招商組又對其中的60戶企業進行了深度包裝,使每戶企業都有了全面細致、具有可操作性的招商實施方案,提高了招商項目成功率。
2005年5月26日,“國有工業企業產權轉讓暨項目招商大會”召開,這是我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招商大會。省、市兩級政府共提出產權招商項目500多項,工業招商項目400多項,項目數量多、質量優、包裝策劃效果好。參加大會的中外投資商及企業代表1500多人,提交大會簽約項目115個,簽約金額129.3億元,其中會上簽約80項,簽約金額91億元。招商大會的成功舉辦,向國內外投資商全面展示了我省的國有工業企業和投資環境,為加快國企改革發揮了重要的平臺作用。
2005年9月3日,我省又成功舉辦了“東北亞博覽會暨吉林省國有企業產權招商項目推介會”,再次向中外嘉賓推介吉林國企改制招商項目。在東北亞博覽會上,通鋼、鐵合金與建龍集團,長春消聲器廠與華翔集團,吉林炭素集團與中鋼集團,省旅游集團與海航集團,吉運集團與韓國錦湖公司等達成了引資重組、產權轉讓協議,協議金額22.78億元。同時,我省還先后組織各市州、有關部門及企業參加了“西洽會”、蘇浙滬招商對接會,以及新加坡、南非、埃及、肯尼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舉辦的招商項目推介會。各市州還采取“小分隊”的形式,赴域外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產權招商活動。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通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國企產權招商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132戶完成國企產權轉讓的企業中,外商進入的有10戶,域外投資者進入的有36戶。完成改制轉讓后的企業,性質均發生了變化,國有控股的只有4戶,民營企業70戶,私營企業26戶,股份制企業32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