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吉林省汽車零部件銷售額將達一千億
今年初,作為吉林省汽車零部件企業排頭兵的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這個一汽集團旗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對前身富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實行整體改制后,由寧波華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參股,注冊資本10億元,生產環境控制系統、底盤系統、轉向及傳動系統、安全系統等汽車零部件產品,配套能力超過100萬輛份。
近年來,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汽車生產大省吉林有意將本省打造成全國最大的汽車產業基地。但是,吉林汽車零部件企業前途是否已一片光明?業內存在議論。
機遇和挑戰碰撞
我國汽車工業走過了50多年歷程,目前已建成一汽、東風、上汽等重點企業集團和一大批汽車零部件企業。
最近幾年,隨著汽車的全球開發、生產、銷售和采購進程逐年加快,大規模定制、模塊化設計、精細化生產和電子化采購成為發展趨勢,零部件企業掀起新一輪聯合和兼并浪潮,品牌集中度加大,零部件生產更加全球化。另一方面,零部件領域技術創新步伐加快,廣泛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開發研制新車型和新型零部件,零部件產品開發與整車同步進行,并在一些關鍵零部件、總成、模塊和系統上超前開發,為整車水平的提高創造了條件。同時,整車和零部件垂直一體化的協作模式已被對等合作、戰略伙伴的互動協作關系取代。為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大的汽車生產廠家將主要精力投放到整車的研發和裝配上,大幅度減少零部件自制,零部件全球采購、系統配套,有些整車廠的零部件外購比已經達到60-70%。
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產品按國際競爭力大體上可劃分為三類,一類是競爭力強的零部件產品,主要為材料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或不宜長距離運輸,已經批量為引進車型配套或批量出口的汽車零部件;第二類是競爭力與國外接近的零部件產品,比如那些已批量為引進車型配套的、影響整車性能的關鍵總成和系統零部件,是通過努力可以形成優勢的產品;第三類是目前競爭力弱的零部件產品,主要是國內剛起步或尚屬空白但具有潛在市場需求的高新技術零部件產品,在這類影響整車性能的關鍵總成和系統零部件產品上,我國企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在技術性能和質量方面的差距尤其突出。
有關專家認為,零部件是我國汽車工業最薄弱的一環,發展滯后于整車,多數零部件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研發能力弱,配套方式落后。
三個環節的制約
近年來,我國加強了對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宏觀調控,合理布局規劃,提高汽車產業發展集聚度。湖北省圍繞武漢經濟圈,沿江800公里帶狀形成湖北汽車工業圈,經濟開發區集汽車經銷、生產、服務為一體,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東風汽車公司為主體,重、中、輕型車,轎車及專用特種車等產品系列齊全,零部件配套強,較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零部件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外商投資企業成為拉動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長的新生力量,一批零部件產品也已進入跨國公司采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