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大亨米塔爾:沒有魔術讓人一夜暴富
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使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的財富開始大幅縮水,“鋼鐵大亨”拉克西米·米塔爾也不例外。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6日公布了本年度英國1000名富人排行榜,已經連續四年在排行榜上名列首位的拉克西米·米塔爾和他家族的資產,從去年的277億英鎊減少到今年的108億英鎊,損失幅度高達60%。占據世界粗鋼產量一成的安賽樂-米塔爾,在這場金融危機中自然是首當其沖。幾個月前,這個以他的姓命名的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宣布將裁減9000余個崗位,并考慮產業“瘦身”。盡管境況不是那么樂觀,但對于一個有著深棕色的皮膚、操著濃重的印度口音的亞洲人來說,能夠在排外情緒嚴重的英美上流社會立足,已經實屬不易。“雖然沒有說過話,但是一看他就覺得是一個意氣風發的人。”米塔爾中國區的員工這樣評價自己的老板。的確,如果沒有充沛的精力和不滿足的野心,米塔爾也不會依靠上百次兼并小鋼廠和2次世界級的收購,構建起世界第一的鋼鐵帝國。這種經歷,目前無人能及。
“能量爆滿的10年”。拉克西米·米塔爾有點像印度電影《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中的杰瑪一樣,執著于自己的目標,只不過,后者執著的是愛情,而米塔爾追求成功。雖然他出生在印度西部一個貧窮農村,但他父親在20世紀初就在加爾各答做著鋼鐵制造生意。上小學時,米塔爾不愛說話,性格內向,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在班里總是名列前茅。他還曾在自己的尺子上刻下“拉克西米·米塔爾博士,商學士、工商管理碩士、博士”的字跡。在19歲時,米塔爾就真的取得了商學學位,并開始在父親合伙的一家年產僅2萬噸的鋼鐵公司幫忙。
1989年,39歲的拉克西米開始了他打造鋼鐵帝國的第一次收購,以低價購進一家原本每天虧損100萬美元的印尼鋼鐵廠,而這家鋼鐵廠經過他的改造,僅僅一年就產量翻番,實現盈利。拉克西米把自己在印尼的歲月形容為“能量爆滿的10年”,因為當地經濟很開放,他也學會了低成本生產。
接下來的時間里,嘗到甜頭的拉克西米開始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擴張,他在波蘭、羅馬尼亞等低成本的東歐地區四處尋找經營狀況不佳的小型鋼鐵公司,同時確立了走兼并和改造虧損國營鋼鐵企業的發展路線。時勢造英雄。由于當時市場低迷,東歐等地政府和企業都急于出售鋼鐵企業,許多企業的價值被嚴重低估,因此拉克西米的收購價甚至可以低到原價的1/10。也正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拉克西米敏銳地覺察到,全球鋼鐵業的整合大潮即將來臨,而他要成為領頭羊。因此,當西方各國鋼鐵企業還在各自忙著煉鋼煉鐵的時候,拉克西米已經開始橫掃分布在全球各大洲的大小鋼鐵企業。
以至于后來他這樣說:“生命苦短,你來不及白手起家創建自己的公司。”“以互聯網速度”并購。有媒體評價拉克西米總能“化腐朽為神奇”:他總是去并購別人眼中的“垃圾企業”,通過降低運作成本,利用廉價勞力與規模經濟,以及現代加工技術和管理理念,使瀕臨虧損的工廠重獲生機實現盈利。而他收購鋼廠的速度,也被外界形容為“以互聯網速度在發展”。
如今,這個一度被稱為“專收廢銅爛鐵的印度小子”已經年近花甲,周末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巡視他遍布全球的鋼鐵廠,即使再累也樂此不疲。他的鋼鐵版圖已經從東歐經過歐洲和非洲,一直延伸到美國。
拉克西米真正為世界所關注是在2004年10月,當時,他一改以前“專撿便宜貨”的策略,宣布以約4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美國國際鋼鐵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