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中國鋼鐵業步入高成本時代
有分析師認為,鋼鐵企業應積極進行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企業的升級換代,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抓住當前機遇走出去
持續的成本壓力和新一年的預期終于影響到了國內鋼鐵行業龍頭的價格策略。日前,武鋼股份公布了2008年2月份部分產品銷售價格上調的政策。業內人士指出,今年鋼價上漲的序幕從此拉開,造船、鐵路、機械制造、汽車、廠房、房地產開發等相關行業的成本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大。
武鋼股份公布的鋼價顯示,與1月份相比,其主要品種熱軋板卷上調100元/噸,普碳冷軋板卷上調350元 /噸,硅鋼和無取向硅鋼分別上調100元/噸和1000元/噸,線材也上調200元/噸。
"中國鋼鐵業正在步入一個高成本時代。"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資源價格、海運費用價格和新《企業所得稅法》頒布后人力成本的提高、美元的貶值,2008年生產成本將成為鋼價的主導因素。
以2007年10月份為例,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鋼生鐵的綜合制造成本同比上升24%左右,受此影響,生鐵、鋼坯價格一直維持高位,由此帶動軋制鋼材也大幅度漲價。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有關負責人表示,2008年,成本對鋼價的推力依然十分明顯。
"中國鋼材市場目前延續高位盤整的走勢。一旦鐵礦石漲價幅度的結果出來,在目前較低社會庫存的基礎上,中國鋼材市場難免出現又一輪的鋼材價格大幅上漲。"
有分析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成本駕馭能力較強、產品競爭力強的優勢企業可通過提價等方式轉移成本壓力,完全依賴現貨采購原材料的小鋼廠則已經進入虧損區間。據測算,全部采購現貨鐵礦和焦炭的小鋼廠目前螺紋鋼的噸鋼成本已經達到4100元/噸,比市場價格高出近300元/噸。
"今年進口鐵礦石仍將上漲30%左右,煉焦煤價格或將上漲20%左右,鋼企綜合成本也將跟隨上漲。從宏觀層面看,這將加速國內鋼企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缺乏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將迎來沉重壓力,并將因而被迫減產或停產。" 上述分析師說。
也有人擔心鋼價上漲會直接導致生產資料價格特別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上升過快。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監測,8月份以來,全國鋼鐵的生產、流通、銷售價格都出現了漲勢加快的情況,這大幅拉高了生產資料價格水平,尤其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進一步引發了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上升的擔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綜合處處長陳秀芝認為,要警惕這種上游鋼材價格向下游特別是消費品轉移的情況。
專家認為,去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抑制鋼材出口,而隨著落后鋼鐵產能的進一步關停和淘汰,國內鋼鐵產能擴張將放緩,產能利用將逐步上升,這有利于行業維持供求平衡態勢,并推動優勢企業的長遠發展。
"中小鋼鐵企業應該探討企業的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加快企業的升級換代,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抓住當前機遇走出去。"上述專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