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庫存支撐銅價短期逞強
國慶長假后,銅價延續前期振蕩下跌走勢。截至昨日收盤,滬銅主力1412合約收于47850元/噸。自7月初開啟此輪跌勢以來,銅價的下跌并不順暢。這主要是由國際市場流動性利空因素和基本面利多因素博弈所致。后期這兩方面因素仍將持續影響銅價,銅價仍將偏弱運行,但下跌過程極其曲折,不排除會出現反彈行情。
從全球宏觀面來看,全球流動性總體下降將使銅價中樞下移。盡管歐盟、日本依然在實施量化寬松政策,但美國已經結束量化寬松。數據顯示,美國9月失業率為5.9%,8月CPI及核心CPI同比值僅1.7%。美聯儲最為重視的兩個經濟指標都處于相對合理水平,其政策導向將由寬松轉為收緊,加息預期升溫,美元指數中長期走強是大概率事件。同時,由于美聯儲還未加息,且加息可能要到2015年年中,因此短期美元指數面臨著調整壓力。我國的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步調,經濟在“穩增長、微刺激”的主導下平穩運行,增速雖有下滑但未失速.
從供需面來看,銅冶煉加工費7月至8月中旬一直維持110/11.0,近期則漲至125/12.5,處于歷史高位。當前正在談判的長協TC/RC可能在110/11.0,而去年為90/9.0。加工費上漲說明銅精礦過剩程度依然不減,銅礦不得不對下游冶煉廠開出更豐厚的利潤。銅精礦持續過剩,而精銅市場供應相對吃緊,目前LME銅庫存僅151225噸,注銷倉單占比13.08%,庫存處于歷史低位。上期所銅庫存僅82770噸,處于今年以來的低位。
精銅消費方面,國內表現相對強勁。在國內銅消費行業中,空調產量同比增長10%,發電設備產量同比增長13%,電線電纜產量同比增長4.6%,變壓器產量同比增長6%,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0%。雖然各用銅行業增速并不算很高,但都保持著穩定增速。房地產中與有色金屬關系緊密的指標——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和銷售面積總體仍向好。盡管市場預期房地產市場仍將走弱,但短期內在房貸松綁政策的影響下,市場信心有望得到提振。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精銅產量累計493萬噸,精銅凈進口累計245萬噸。基于此估算今年全年的數據,我國精銅產量約780萬噸,精銅凈進口約298.5萬噸,全年精銅表觀消費或達1078.5萬噸,而全球全年精銅表觀消費量僅2150萬噸左右。
綜上所述,宏觀經濟面長期利好美元指數,進而會壓制銅等有色金屬價格,但高加工費和低庫存將使銅價近期逞強。
國際銅價自4月創出年內低點6321美元/噸后持續反彈至7212美元/噸,如今又振蕩走低至6700美元/噸一線。從技術上看,目前銅價處于ABC反彈結束后的1—5浪下跌的第三浪末期,正面臨成交密集區6600美元/噸一線的支撐。同時,日K線圖MACD金叉出現,MA5、MA10均線指標拐頭,短期內反彈概率較大,目標價位為6821美元/噸。然而,從周線圖看,銅價依然處于跌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