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行業2002年發展動態分析(1)
一、行業現狀
(一)、儀器儀表行業市場需求對象及覆蓋范圍:
儀器儀表應用領域廣泛,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環保、國防、文教、衛生、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在國民經濟建設各行各業的運行過程中承擔著把關者和指導者的任務,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對國民經濟有巨大倍增和拉動作用,有著良好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具體的需求對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表述:
1.在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儀器儀表及其測量控制技術得到日益廣泛應用,給儀器儀表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儀器儀表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錢學森院士對新技術革命有如下論述“新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三部分組成,測量技術則是關鍵和基礎”。國際上也將信息技術生產行業定性為計算機、通訊、儀器儀表三個行業。
2.儀器儀表廣泛應用于裝備、改造傳統產業的工藝流程的測量和控制,是現代化大型重點成套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要紐帶。據有關資料顯示,隨著裝備水平的提高,儀器儀表在工程設備總投資中的比重已達到18%左右;現代化的寶鋼技術裝備投資中,有1/3的經費用于購置儀器和自控系統。
3.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迅速提高了對儀器儀表的需求,儀器儀表在實施科教興國、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正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各項高水平的科學實施是不能離開科學儀器的,現代科學的進步也越來越依靠尖端儀器的發展。現代生物、醫學、生態環境保護、新材料(納米材料等)、現代農業的發展,同樣是建立在尖端精密儀器科技的發展基礎上。
4.儀器儀表成為現代國防建設技術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國航天工業的固定資產1/3是儀器儀表和計算機、運載火箭的儀器開支占全部研制經費的1/2左右;導彈的高精度制導、控制、航天經緯測量和紅外成像、專用高溫試驗設備等都是國防裝備中的精華和核心,也是發達國家限制向我國出口的重點產品。
5.儀器儀表在探求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抵御自然災害、依法治國并實施有關法律(質量、商檢、計量、環保等)的過程中作為重要實施手段和保障工具被普遍采用。
(二)、行業企業構成:
(三)、行業產品分類
按照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儀器儀表行業包括儀器儀表及計量器具等20多個專業分類類別,即工業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儀表、光學儀器、計時儀器、導航制導儀器、分析儀器、試驗機、實驗室儀器、通用儀器儀表元器件、農林牧漁儀器儀表、地質地震儀器、氣象海洋及水文天文儀器、核儀器、醫療儀器及設備、電子測量儀器、傳遞標準用計量儀器、衡器、船用儀表、汽車用儀表及其它通用儀器儀表等。按產品的主要服務對象和領域分,通常把儀器儀表大行業概括為生產過程測量控制儀表及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專用儀器儀表、儀表材料和元器件四大類。
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分布以機械系統開發生產通用儀器儀表為主,信息產業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國家醫藥局和冶金、石化、輕工、煤炭、電力公司、測繪以及兵器、航天、航空、船舶工業等系統研制、生產各類專用儀器儀表;其中中科院(科學,測試儀器)、信息產業部(通訊及電子測量儀器)、輕工系統(衡器)、兵器、船舶及航空航天系統(軍工配套產品)、國家醫藥局(醫療儀器及設備)力量較強。
(四)、行業產品綜合水平評價:
儀器儀表行業整體綜合水平達到國際八十年代中期水平,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儀器儀表產品中普遍采用,約15%的產品實現了智能化,達到國際九十年代水平;30%的產品實現了數字化,達到國際八十年代末期水平。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可以承接30—60萬千瓦火電站、核電站、30萬噸合成氯、120噸轉爐、日產30萬立方米城市煤氣站工程、成套大型爐窯等大型工程成套控制項目。
大類產品滿足需要程度:中高檔科學測試儀器國內市場滿足率為30%,中低檔科學儀器滿足率65%;生產過程測量控制儀表及系統產品在大型工程項目中的品種滿足率達50%,中小型工程達70%。進口產品往往是科研、生產所需的重大、關鍵設備,技術含量大,附加值高。
部分中低檔產品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各種數字萬用表、電度表、水表、煤氣表、水準儀、中低檔光學顯微鏡、望遠鏡等產量居世界前列,在基本滿足國內需要的同時,大量出口。
通過科技攻關、聯合開發、合資合作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國產化等多種形式,使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部分中高檔主導產品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并形成生產能力。自主開發的主要產品包括中小型DCS、現場總線智能儀表、總線式測試系統、汽車專用檢測試驗設備、超聲診斷儀器、微波等離子光譜、新型擴散硅敏感元件等;引進技術國產化的主要產品有記錄儀、精小型調節閥,新型變送器、光譜、色譜、掃描電鏡、水質分析儀、專用復合材料等;合資合作的主要產品有大型CDS、變送器、流量計、電子經緯儀、動平衡試驗機、高低溫試驗儀器等。
至2001年9月底,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所有制儀器儀表行業企業1442家,按企業規模分為:大一型企業26家(占行業企業總數的1.8%),大二型企業73家(5.06%),中一型企業28家(1.94%),中二型企業123家(8.5%),小型企業1192家(82.7%)。按企業經濟類型分為:國有企業417家(28.9%),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業、其他有限責任公司322家(22.3%),集體企業232家(16%),私營企業158家(11%),三資企業313家(21.8%)。
(五)、2000年儀器儀表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至2000年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所有制企業共有1427家(其中虧損企業323家);職工總數39.5萬人,固定資產凈值178.35億元;資產總計678.5億元,負債合計429.44億元,所有者權益249.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3.29%;完成工業總產值(90年不變價)473.63億元,較1999年同比增長23.22%,工業總產值(現行價)459.8億元,同比增長22.5%,實現銷售收入444.83億元,同比增長20.65%,利潤總額24.3億元;同比增長79.6%;主要產品產量:自動化儀表及系統23855405臺(套),電工儀器儀表97004918臺,光學儀器7118877臺,成分分析儀器47751臺,汽車儀表21463360臺,儀表元件47488萬件;完成出口交貨值89.1億元。
二、2001年主要經濟指標預計完成情況及原因分析
(一)規模及效益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至2001年9月底,我國儀器儀表大行業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所有制企業(由于統計口徑,未包括醫療儀器及設備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90年不變價)358.6億元,工業總產值(現行價)346.2億元;銷售收入325億元,利潤總額17.2億元;主要產品產量:自動化儀表及系統24462978臺(套),電工儀器儀表46922208臺,光學儀器6858986臺,成分分析儀器39758臺,汽車儀表8017321臺,儀表元件33522萬件。
至2001年9月底,儀器儀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不變價格)與去年同比增長10%,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5.9%,整體上處于高速、平穩的良好發展態勢;其中銷售收入增幅較大的小行業有工業自動化儀表(18.75%)、分析儀器(26.34%) 、試驗機(18.12%)、通用儀器儀表元器件(13.53%)、教學儀器(30%)、電子測量儀器(23.57%)、衡器(17.86%)、環境保護儀器儀表(38.59%)、其它通用儀器儀表(17.36%)等;汽車儀表和光學儀器同比基本持平;同比負增長的小行業主要是電工儀器儀表-4.8%、實驗室儀器-6.3%。后三個月,行業經濟走勢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1.2000年儀器儀表行業的增勢,首先得益于國內機械、輕紡、冶金、石化行業等儀器儀表傳統服務領域經營狀況的明顯好轉,從國家政策導向和國民經濟整體發展趨勢看,這些行業有望繼續持續穩定地增長,因此在短時期內,還將繼續保持對儀器儀表行業的拉動。
2.國家繼續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投資力度,拉動內需,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對儀器儀表投資類產品的需求增長起到明顯作用。同時,環保、信息、教育等產業得到國家大力支持,對相關的自動化儀表、環保儀表、教學儀器、電子測量儀器等小行業的發展有直接推動力。
3.2001年9月,儀器儀表行業已經出現增幅回落,特別是美國911事件以后,對國際、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儀器儀表行業后三個月運行態勢也將受到影響,特別對出口產品比例較高的光學儀器行業等將產生更加不利的影響。
綜上所述,預計全年可實現工業總產值(不變價格)512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8%;銷售收入480億元,同比增長8%;實現利潤29.2億元;同比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