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收購Millicom失敗
盧森堡運營商Millicom高層原本準備于本周一飛抵北京,宣布中國企業歷史上最大一宗的跨國收購交易。然而,中移動在上周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后,改變了初衷,決定放棄收購,這使得Millicom管理者不得不取消這次歐亞之行,同時標志著中移動洽購電訊商Millicom的計劃正式告吹。但中移動不會止步,未來收購仍著眼新興市場。
中移動副總李躍曾坦言,中移動堅決反對為了擴展規模而不顧效益地“走出去”,反對貪圖虛名、做表面文章地“走出去”。中移動“走出去”的方針是“大膽探索,謹慎決策”,既要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同時又要謹慎決策,避免投資風險及國有資產流失。
李躍給中移動“走出去”的戰略定位是“輸出優勢”和“拓增價值”。首先,輸出優勢是中國移動“走出去”首先要關注的。中國移動在很多方面都擁有優勢,“走出去”的第一要點就是輸出這些優勢。其次,海外拓展還旨在拓增價值。倡導“走出去”并不是為了簡單的拓展規模或者是擴展地盤,而是要創造新的收入來源,為公司的發展拓增價值。以此為原則,取消這筆交易未必是一件壞事。
目前國家為鼓勵企業走出去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國資委主任李榮融面對學術界對國企海外拓購的種種爭議,非常明確的表示尊重企業的意見,不會對海外拓購設過多限制。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電信企業,中移動應該抓住這一機遇,積極采取行動“走出去”,這不僅是國家發展大跨國公司的需要,對于已經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用戶群并力爭成為國際一流電信企業的中國移動而言也是必須的。在國內電信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海外市場也被很多人視作中移動新的市場拓展方向。
與世界電信運營巨頭相比,中移動的全球運營能力還是處于中下水平,中移動如果現在進入發達地區市場,風險會非常大,而在新興市場,還可以有所作為。對于中移動而言,無論是進軍非洲、南亞還是中亞地區的電信市場,最近兩到三年將是把握“走出去”的最佳機遇期。
可以說,中移動完成收購全部31省業務后,一直在海外尋找投資機會,主要競購在新興市場發展的電訊公司,一年來,中移動除成功收購華潤萬眾外,對烏茲別克斯坦電信、巴基斯坦電信及印度電訊商RelianceTelecom等曾嘗試收購的對象,均鎩羽而歸。
業界建議,中移動實施“走出去戰略”應該主動而為之,不能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中移動目前已經具備了海外拓展的技術能力、運營經驗和經濟實力,作為國內最大的運營商應積極主動地抓住新興市場快速增長對電信服務提出旺盛需求的良好機遇,不僅要“謹慎決策”,更應“大膽探索”,發揮現有優勢,發現新的市場機會,以平常心去嘗試。
另外,我國電信運營商國際化涉及到企業本身管理水平、國際化經驗以及市場判斷力等諸方面,國際化運作的人才目前還相對缺乏,加上海外收購牽涉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企業顧慮重重。這些問題,中移動也概莫能外。外電一直稱,由于存在與國有企業思想認識和承擔風險方面的問題,因此在大交易上十分慎重。而且對這樣一筆大交易拍板之前還需多家政府部委的支持,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
鑒于中國國家政策導向和中國移動自身穩健財務狀況的良好勢頭,中國移動的海外并購不會因為此次Millicom并購案而終止,中國移動還會積極得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海外并購目標搜尋。李躍曾透露,中移動的海外目標市場將鎖定“新興市場、華人市場和短期出訪市場”。中移動將會重點關注上述國家的移動通信市場,并在該類市場尋求新的并購對象。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雖然中移動一心拓展海外,但卻不會盲目以高價進行收購,為集團帶來太大財務負擔。此次基于價格考慮而終止收購是理性做法,如果中移動堅持以高價收購,反令會讓市場擔心未來母公司有可能會以高價注入上市公司,無論對母公司或上市公司均帶來不利影響。以中移動人才及經驗,在新興市場發展有較大優勢,相信中移動未來收購也行將不遠。(計世網)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