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穩現貨加工費國內九大銅企打出“減產”牌
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CSPT)上周五正式宣布,2007年下半年,9家CSPT成員企業將聯合減產10%-15%電解銅。 這是在CSPT與國外供應商就銅冶煉加工費年中談判未能提高加工費的情況下做出的應對措施。業內人士分析,由于9至10月份中外雙方將要展開明年全年的銅冶煉加工費談判,中方此舉主要是穩定現貨加工費市場。
7月中旬,9家CSPT國內主要銅冶煉商在上海召開了相關會議,討論目前的市場形勢,雖然有企業提出減少銅精礦進口以及減產,但9家企業并未達成共識或者協議。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分析師表示,目前中國銅冶煉商如減少進口銅精礦和減產也屬于被動之舉,因為現在國際銅精礦供應吃緊,現貨市場拿貨非常困難,長期協議供應的銅精礦也無法滿足冶煉商的需求。剛剛結束的銅冶煉加工費談判結果與去年底基本相同,接近60美元/噸和6美分/磅,沒有價格分享條款,中方企業盈利比較困難。
據了解,由于銅精礦吃緊制約了國內銅冶煉商的產能利用率,一般企業的產能利用基本在80%以下,而正常情況下應在88%左右。自有礦山供應銅礦的企業日子會稍微好過一些,但單純依靠進口銅礦的企業開工率下降。
據悉,今年上半年由于國內銅冶煉產能進一步增加,進口銅數量一直居高不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期貨和國內銅現貨價格一直遠遠低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國內外比值嚴重倒掛;進口銅精礦加工費價格一直持續下降,使得國內銅冶煉企業在進口銅精礦加工生產中每噸電解銅要產生幾千元的虧損。
業內人士表示,因為9至10月份中外雙方將要展開明年全年的銅冶煉加工費談判,現在宣布減產主要是穩定現貨加工費市場,給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如果國際現貨加工費市場繼續下跌則會給談判帶來較大困難,這也是一種策略。而去年夏季,當時CSPT也曾準備減產20%來維護市場格局,但實施效果并不佳。有人士認為,目前正是行業的消費淡季,多數冶煉企業都會選擇停產檢修,也會客觀造成產量減少。
安信證券分析師衡昆表示,由于銅業公司盈利主要靠自有礦山,而加工費對盈利的支持有限,更何況現在加工冶煉處于虧損狀態,如果九大銅企業真正實施減產,對銅都銅業(000630)、江西銅業(600362)、云南銅業(000878)的業績影響非常有限。下半年以來,這三只銅業上市公司股票漲勢平穩,尤其以云南銅業表現更為突出。云銅集團也準備將銅礦山的資產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增強盈利能力。
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現有9家企業組成,2006年CSPT成員企業銅精礦進口量290多萬噸,占全國進口量的81%以上;電解銅產量198萬噸,占全國產量的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