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價機制提升首季利潤中石化有望脫困
去年營業虧損261億元,受益國家補貼實現凈利潤297億元,同比下降47.5%; S上石化虧損62億元。
今天,以原油開采加工為主營業務的中國石化和S上石化雙雙發布年報,2008年,兩家公司的營業利潤全部虧損。
不過,中國石化今天同時發布的2009年一季報預告稱,在新的成品油價格定價機制下,公司一季度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0%以上。
中國石化2008年營業收入1.45萬億,同比增20.52%。營業虧損261億元。受益于國家補貼503億元,2008年,中國石化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7億元,下降47.5%。
S上石化2008年營業收入603億元,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增8.85%。營業虧損103億元,營業利潤同比減少589.26%。由于補貼不到位,2008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62億元,凈利同比減少492.27%。
巨額營業虧損,主要在于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暴漲,而我國成品油調價遲遲不到位,使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嚴重倒掛。另外,下半年,化工產品價格暴跌,使化工產品虧損嚴重。
2008年,中國石化煉油事業部虧損1020億元,毛利率為負10.3%;化工事業部虧損133億元。S上石化2008年煉油業務最終虧損額高達39.5億元;化工業務也出現較大虧損。
兩家石化企業分配政策也有不同。中國石化末期股息為0.09元/股,不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S上石化董事會建議不派發末期股利,也不進行公積金轉增股本。
不過,石油化工企業尷尬處境有望改變。除了2009年國際原油價格觸底外,重要的是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新的價格形成辦法,國際油價連續20天日均漲幅或跌幅超過4%,就應考慮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
中國石化已經因此報出了喜訊。公司預告,2009年第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0%以上。分析稱,2009年第一季度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位震蕩,境內實施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公司煉油板塊扭轉多年經營虧損的困境,重新成為公司效益的重要來源。
去年一季度中國石化凈利潤67.01億元。這意味著2009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達1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