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鄭城際鐵路爭取年內開工25分鐘可達鄭州
備受焦作市民關注的焦作至鄭州城際鐵路項目又有了新進展。昨日,焦作至鄭州城際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審查會在我市召開,鐵道部計劃司、經濟規劃院的專家應邀實地勘察了焦作火車站等現場后,聽取了預可行性研究方案介紹,并與省發改委、省建設廳、黃委會、機場公司等單位共同對預可行性研究方案進行了討論審查。
■建設背景
中原城市群“半小時經濟圈”需要
為何要建焦作至鄭州城際鐵路?據介紹,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是以洛陽——鄭州——開封和新鄉——鄭州——許昌——漯河之間的城際軌道為十字架核心區,以新鄉——焦作——濟源——洛陽、洛陽——平頂山——漯河為半環形,形成一個大十字型的軌道交通網。
焦作至鄭州城際鐵路是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的放射線,主要承擔焦作、鄭州兩市及沿線地區間客流,同時還承擔云臺山(南太行)景區的旅游客流以及焦作以遠的晉城、長治、濟源地區的旅客交流。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焦作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升,但焦作與鄭州間的客運主要依靠公路,目前從焦作市中心到鄭州市中心的時間已經延長到接近2小時,即使修建新的高速公路,由于進入市區路段交通擁堵難以緩解,焦作與鄭州間“半小時經濟圈”靠公路將難以實現。因此,焦鄭城際鐵路的建設很有必要。
■方案解讀
線路:現有兩套方案
據了解,焦作至鄭州城際鐵路正線全長71.226公里,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承擔城際客流輸送。具體這條城際鐵路該怎么走?預可行性研究方案提供了取直和經修武兩套線路走向方案。
其中,取直方案線路跨過鄭焦晉高速公路、擬建新月第二雙線、長濟高速公路,經大高跨大沙河、新河、南水北調工程后線路別引入既有焦作站南側。經修武方案則是跨鄭焦晉高速公路、長濟高速公路,經王屯跨大獅澇河后于AIK44+000處設修武西站,出站后折向西,沿新月線南側經待王后線路別引入既有焦作站南側。
規劃設計單位研究分析后,推薦了取直方案,理由是該方案雖然云臺山支線線路較長,但符合焦作市總體規劃,且線路順直,工程投資省。另外,從“大旅游、大交通”的理念出發,線路應盡量順直地引入焦作市,讓游客經過焦作去往各個景點,帶動其他景點的開發,拉動當地消費。
車站:全線分布7個車站
根據預可行性研究方案,焦鄭城際鐵路車站分布概況為:全線利用或改建既有站5個,其中鄭州、焦作為客運站,其余為中間站。據了解,以上車站全部辦理客運。其中,鄭州站、焦作站為既有客運站、本線城際客車始發終到站,黃河大觀、武陟為新建城際客運中間站,其余車站為既有京廣線中間站,原則上不停靠焦鄭城際客車,僅辦理京廣線低等級客車作業。
速度:焦作到鄭州僅需25分鐘
焦鄭城際鐵路建成后,從焦作到鄭州大約要花多長時間?預可行性研究方案提出,該線將建成時速200公里的城際鐵路,除開行城際動車組客車外,還開行少量跨線機車牽引客車。動車組客車在鄭州至焦作間直達時間為25分鐘,開行時段為每天的6時至次日0時。
據了解,焦鄭城際鐵路爭取今年年內開工。按照預可行性研究方案,總工期為42個月。
據了解,焦作至鄭州城際鐵路預可行性研究方案還需經方案比選,進一步作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隨著研究的深入,項目建設內容可能會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