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VS高盛:銅明年是否依然過剩
受中國需求放緩壓制的銅多頭現在又看到希望了,因為花旗預計銅礦暴亂將導致明年銅供應由過剩轉為不足。
包括金屬與策略主管David Wilson在內的花旗分析師們在周二的報告中預計,由于受到從智利的暴雨、暴亂到贊比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缺水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今年有超過150萬噸的銅未能按計劃生產出來。
花旗預計,今年的銅產量將達到1890萬噸,超過需求約6.1萬噸,但是明年銅將面臨供應不足的問題。這與包括高盛在內的其他機構的預測相反,高盛等預計供應過剩的局面將持續到2019年。
花旗表示,更多的供應限制正在路上,將幫助銅價在四季度漲至5700美元/噸上方,較周二收盤價有6.6%的上漲空間。隨著占到近半需求的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LME期銅今年已經下跌了15%。這樣的跌幅侵蝕了嘉能可、Freeport-McMoRan等礦商的利潤,迫使它們重新評估產出計劃,并削減產出。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嘉能可上周宣布,將在明年底之前將300億債務削減約三分之一,包括停止2015年終期股息以及出售20億美元的資產。嘉能可本周決定增發股票融資25億美元償還債務,以保護其信用評級。
“過去20年對于定價的核心影響一直在于供應限制,而非僅僅是需求拉動,”花旗分析師們寫道。“新項目僅能略微補充老礦井供應增長的停滯。”
花旗稱,明年銅市場將出現28.4萬噸的供應短缺,精煉銅供應的預計增速為1.3%,連2015年增速的一半都不到。實現今年3-4%的年化增長,將意味著今年下半年要實現高達9%的“不現實的加速”增產速度。
市場可能還忽視了銅礦“雜質”含量對供應帶來的限制,諸如過高的砷含量等污染物也會限制精煉銅的供應,花旗表示。
高盛則預計,今年銅的過剩供應將達到50.6萬噸,并伴隨著中國需求放緩和供應增長,在明年進一步擴大至67.3萬噸。今年7月,高盛預計,截至2018年,銅價最多還會下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