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中介/環保執法濫權突出環保系腐敗頻繁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9日消息,環保部今年以來共查處違紀案件5起,給予黨紀處分7人,誡勉談話和談話提醒12人次,退款處理92人次120余萬元。
在查處的違紀案件中,包括違規發放過節費2起、公款旅游2起和公款娛樂1起。
經中央批準,從去年11月底開始,中央巡視組對文化部、環保部等13個單位進行專項巡視,中央第三巡視組組長吉林、副組長韓亨林在反應巡視情況時指出,環保部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方面背后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紅頂中介”現象突出、環境執法督查領域存在濫用權力等現象。
問題暴露后,環保部從懲治和預防兩個方面入手,鐵面無私嚴查處、入情入理搞教育,截至目前已暴露的環保官員相信大家還有印象:
7月30日,環保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張力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張力軍是十八大以來環保領域落馬的“首虎”,也是十八大以來第8名退休以后被查處的省部級官員;
8月19日,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熊躍輝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熊躍輝在2008-2013年間曾任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主任;
9月22日,環境保護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副司長趙永明利用開會之機打牌賭博受黨內處分。
消息稱,環保部直屬機關黨委每周五向部機關處級以上干部,派出機構、直屬單位班子成員及基層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以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領導班子成員近千名領導干部發送廉政提醒短信,特別是在重要的節假日前夕,還進行有針對性的廉政提醒。
為廣泛收集問題線索,今年7月起,環保部網站設立了黨風廉政建設信訪舉報平臺,直接面向公眾受理舉報。
環保部黨組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潘岳表示,“一方面加大執紀監督和檢查力度,對頂風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另一方面堅持做好預防工作,抓早抓小,堅決防止小問題釀成大問題。”
其實今年以來不僅是環保部內部,全國環保系統都刮起了一陣廉政政治風:
11月6日,廣東省環保廳廳長李清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11月4日,福州鼓樓區環保局副局長王雄松公車私用被處警告處分;
11月2日,無錫市環境保護局原副局長汪春(副處級)涉嫌受賄犯罪由無錫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訴;
11月2日,四川涼山州環保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紹東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雙開;
10月28日,湖南省郴州市環保黨組書記、局長李來華因涉嫌受賄罪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其下轄的兩個縣環保局長也因涉嫌同樣罪名被帶走;
3月19日,山西省環境保護廳原黨組書記、廳長劉向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自今年初中央巡視組巡視后,環保部進入整改階段,有專家表示環保系統腐敗案頻發的重要原因是,近年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突出,環保部門的職能和地位得到較大提升,在審批、執法等環節獲得了更大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