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工具出口現狀看出口退稅率下調對行業出口影響
一、2006年我國電動工具出口大勢
(一)出口量持續增長,市場集中度較高
我國電動工具行業是一個外向型特征十分明顯的行業,出口率高達85%以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是居第二位的德國的2倍。2006年,盡管我國電動工具出口至168個國家和地區,但市場集中度很高。按出口額計算,近80%電動工具產品出口到了歐美發達國家,61%出口到了美國、德國、英國、荷蘭、比利時和加拿大等主要市場,其中美國市場占29%。我國已成為世界電動工具生產和出口大國。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我國電動工具出口已連續三年出現各類電動工具出口量、出口額和出口單價全面增長的好勢頭,預示著電動工具行業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二)電動工具屬于“綠色產品”
我國是世界電動工具的生產大國和外貿出口大國,我國生產的電動工具90%供外貿出口,全世界每年所需要的大量電動工具,85%以上都是我國生產和出口的。電動工具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和技術附加值,它集塑料工程、機械、電機、電子控制等多種產業為一體,與資源型產品有著本質的區別,其生產過程基本不對環境造成污染,電動工具屬綠色產業,也是近20年來國家一直鼓勵出口的機電產品之一。
(三)出口額和單價全面增長
2006年,由于繼續受全球范圍內的矽鋼片、銅、鋁等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的推動,我電動工具出口平均單價全部上揚,上漲幅度明顯的產品有:電動手提式鏈鋸,同比增長42%,手提電鉆同比增長19.6%,手提電動磨砂工具增長13.6%,手提式電刨增長15.8%。
(四)民營企業出口增長迅猛
據海關統計,2006年電動工具行業中國有企業出口額所占比重進一步下滑,已由前幾年的38%降至28%。相反,民營企業所占比重已由30%增長到超過42%,而且僅用了五年時間;三資企業占30%。
(五)以一般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
與其他順差較大的機電產品多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出口方式不同,多年以來,我國電動工具出口一直以一般貿易為主。2006年電動工具一般貿易出口方式較上年出口額增長11.4%,在出口總量中占比超過了50%。而進料加工貿易和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方式出口也相對穩定,占比分別為41%和7%。
(六)品牌效應更加突出
2006年,無論國內電動工具企業還是國外電動工具企業,都大力推廣自主品牌。其中,諸如鐵榔牌、銳奇牌、龍牌、四特牌、ACC牌等國內外品牌產品都備受市場矚目。目前電動工具行業擁有自主品牌的出口產品25%-30%,像江蘇金鼎電動工具集團有限公司自主品牌的出口產品達到40%。一批國內知名電動工具品牌已在中國電動工具行業漸顯領先地位,引起了國內外電動工具經銷商的關注。相信經過若干年的培育,這些品牌將會得到更快的成長,屆時國內電動工具行業將涌現出更多知名的“民族品牌”。
近年來,我國電動工具出口持續增長,極大地刺激了國內電動工具的進一步發展,并促使電動工具行業形成以下新格局:
——結束了單一的配件銷售、工具維修的歷史,實現了由經營型向生產經營復合型轉變;
——從簡單的零配件生產向附加值較高的整機生產轉變;
——從仿制他人品牌向自創品牌轉變,全力打造品牌經濟;
——從家族化管理模式走出來,全面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由以國內市場為主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并舉轉變。
二、出口退稅率下調對電動工具出口行業影響
2007年6月19日,財政部等部委公布了在較大范圍內調整出口退稅稅率的政策。電動工具出口退稅率從17%突降至9%,對整個電動工具行業震動較大,預計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2006年電動工具全行業銷售總額 600億元人民幣,2006年出口額68億美元,其中手提式各種電鉆一項就出口12.84美元。全行業從業人員約 40萬。今年以來,電動工具行業面對原材料大幅度漲價和人民幣升值兩大因素的影響,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己被擠得很小。出口退稅率下調8%,無疑是對整個電動工具行業的一次致命打擊,許多企業將要嚴重虧損而被迫停產,或縮小生產規模、裁減生產人員,據預測,2007年下半年全行業至少有20%左右的員工將要失去工作崗位,勢必使我國電動工具行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以江蘇金鼎電動工具集團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2006年銷售總額25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貿出口額占95%,員工4000余名。該公司所在的常州市湟里鎮周邊地區己引成了完整的電動工具產業鏈,為公司進行前道零部件加工配套,其配套協作生產人員有7000多名,加起來電動工具的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今年1-5月,公司銷售總額為8.26億元,由于原材料漲價減少利潤6505.94萬元,占銷售額的7.88%;人民幣升值因素而減少利潤1172.39萬元,占銷售額的1.42%,這兩項加起來就占銷售額的9.3%,同期利潤不到1%。一些訂單已轉向越南、柬埔寨、印度、墨西哥等國。這次下調出口退稅率8%,企業將面臨嚴重虧損而無法承受。由于電動工具對整個產業鏈的影響,意味著全鎮很多員工將要失去工作,企業也無力再為他們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積極應對挑戰,把電動工業行業做大做強
(一)提升產品技術附加值
由于目前我國出口的電動工具大多為定牌生產,許多外向型企業實際上是國外廠商的加工廠或者生產車間。此外,國內許多電動工具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電動工具企業應重視新產品的開發和老產品的更新。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尤其需要注重科技創新,以質量取勝,以新品鞏固和拓展市場,擁有獨特的產品技術優勢。電動工具企業應從原材料環節開始就綜合考慮安全、環保等方面的因素,向專業化、規模化和建立中國品牌的方向努力,使我國從電動工具出口大國轉變為電動工具出口強國。
(二)增強行業自律
我國電動工具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而銷售額僅占世界總銷售額的30%,說明電動工具出口單價仍然偏低,而同行間惡性競爭進一步導致我國電動工具出口利潤率下降。據了解,國內電動工具行業的利潤率只有3%左右。因此,稍有風吹草動,國內電動工具出口企業就可能虧損。針對我電動工具出口的實際情況,2007年機電商會擬成立全國電動工具出口協調委員會,協調委員會的職責就是組織電動工具出口自律,按照國家信用評價體系防止不正當手段擾亂出口正常秩序的行為。
(三)聯合作戰應對國際市場技術要求
歐盟地區實施ROHS指令,采用的是企業對自己的產品作符合性“自我聲明”,而并非像實施GS、CE那樣的強制性認證。各相關電動工具企業應高度重視符合性自我聲明、檢測報告等相關文件的編制,在檢測報告方面選擇有權威的檢測機構,包括國內外相關實驗室。有些企業已經在這方面邁出了可喜的步伐。例如,在電動工具企業較集中的余姚市,經余姚市電動工具行業協會牽頭,幾家骨干企業領導聯合起來,出資幾百萬元建立了相關的化學實驗室,不僅適應了本地區電動工具企業應對ROHS指令需要,而且還向寧波、永康等地輻射,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機電商會電工分會 孫廣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