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團等湘企主動出擊巧對金融“寒冬”
簡要內容:新年伊始,湖南民企三一集團斥資一億歐元在德國建設研發基地,這無疑是“寒冬”下企業從容應戰的一支強心劑。三一集團將在德國北威州建設的研發中心及機械制造基地,投產后年產工程機械產品三千臺,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三點五億歐元,覆蓋整個歐洲市場。
新年伊始,湖南民企三一集團斥資一億歐元在德國建設研發基地,這無疑是“寒冬”下企業從容應戰的一支強心劑。主動出擊,已成為內陸省份湖南企業巧對金融“寒冬”的良策。
三一集團將在德國北威州建設的研發中心及機械制造基地,投產后年產工程機械產品三千臺,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三點五億歐元,覆蓋整個歐洲市場。“在歐洲建立制造基地并在當地銷售,可以節省高昂的往返運輸費。利用國際先進的資源配置,可進一步提升三一重工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品牌影響力,這也是經濟低迷時期,提振企業和員工士氣的良方。”三一集團高層表示。
為擴大內需,目前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次第上馬,對工程機械設備需求漸多。湖南工程機械企業中聯重科看中的正是這其中的商機。“二00九年我們將通過流程再造和管理變革,強調創新觀念謀求更大發展,力爭二0一0年實現銷售五百億人民幣,二0一五年實現銷售收入一千億元人民幣,邁入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十強。”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說。
在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看來,當前首要是提高企業的投資信心。他提出,通過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更加關心和保護企業家,為企業渡過難關提供一流的服務,有效提高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引導企業迎難而上,不要坐以待斃,不要單純依賴國家的優惠政策支持。
為應對危機,早在去年年底,湖南省委、省政府就開出眾多“藥方”,希望為企業主動出擊、戰勝危機提供幫助:千方百計拓展國際市場,積極擴大湖南省產品出口和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進口;更加積極地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海外投資辦廠、開發資源及進行其他經濟技術合作;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進新興產業規模化、優勢產業高端化和特色產業集群化……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近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湘股紛紛被拉至漲停,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主動出擊是湘企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劑良藥。“春已至,水暖只是需些時日罷了。”就像網友“信心滿懷”在公司論壇的留言那般:牛年,牛氣沖天;牛年,斗志昂揚;我們對未來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