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春季的短暫升溫之后--裝載機市場近期仍將回落
裝載機作為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工程機械,由于操作方便快捷,移動轉場自由快速,價格便宜、維修容易,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土方施工工具。2004年,在宏觀調控的作用下,我國裝載機行業仍然取得了30%的增長速度,不但沒有企業退市,諸如福田重工、宇通重工等業內新貴反而逆勢而上,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
今年3月份以來,國內裝載機市場再次升溫,雖然增幅與2004年同期不可相比,但在經歷了宏觀調控之后,行業有嚴霜過后重見陽光之感。但是,今年1~4月工程機械行業的總體經濟運行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差距,頭4個月行業工業總產值總量為75.462億元,同比下降了8.62%,行業總產量為3.7萬臺,同比下降了6.68%,行業總銷售收入為75.469億元,同比下降了11.79%,行業銷售總量為3.541萬臺,同比下降7.3%。
對于2005年裝載機行業整體行情,業內人士認為,裝載機市場在經歷了春季的短暫升溫之后,下半年仍將繼續回落。今年的宏觀調控對固定資產投資、開發區及工業項目的建設以及房地產建設還將繼續延續緊縮的政策,宏觀調控時間大約為兩年。由于工程機械行業是基本建設投資牽動型行業,這種緊縮將使工程機械行業短期內難有好轉,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有很多企業出現了限產壓庫和虧損。
從目前的效果看,預計到今年底宏觀調控可能告一段落,但工程機械行業的低迷期仍可能延續到2006年上半年。當前宏觀調控已初見成效,投資增長過快勢頭得到遏制,貨幣供應和貸款增幅下降,生產資料價格回落,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一定抑制。
但是,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煤、電、油、運供求狀況仍然相當緊張,投資規模仍然偏大,宏觀調控的任務十分繁重。專家認為,任何變化對于有準備的企業,都是一種新的機遇。目前國際工程機械市場約有1000億美元的流通量,一些水平高、品質好的產品完全有實力打進國際市場,開辟新的天地。
由于裝載機是一種在惡劣工作環境下使用的機械設備,設備可靠性是保證用戶正常開展工作的前提條件。與進口裝載機相比,國產裝載機普遍存在可靠性差的問題,平均無故障工作小時遠遠低于進口品牌,這也是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價格相差大的主要原因。近兩年,銷量的急速擴張更將產品質量可靠性差的問題暴露無遺。
國內裝載機市場飛快的發展速度、巨大的容量及誘人的發展前景,不僅吸引了國內的生產企業,更讓國際工程機械大鱷們垂涎欲滴。雖然目前國內裝載機市場90%左右的市場份額仍然被國內企業所占據,但是,這種局面能否長久保持卻是業內專家們的一個疑問。
國產裝載機品牌要想擺脫價格戰的影響,提高產品利潤,采用新技術是一個必須的選擇。如今的國產裝載機產品已經不同于前幾年的產品,液壓技術和電子控制技術的大量應用,不僅提高了產品的性能,也給廠家售后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此,企業要想向更高層次發展,就必須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提升產品檔次上,在提高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上做文章。要想在出口方面有所突破,產品的質量、使用可靠性等方面都要很好的保障,做到優質優價,服務到位,才能在國際市場打響自己的品牌。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由于2005年是國家“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大部分投資處于收尾階段,“十一五”計劃的投資還沒有實施,估計在2007年才能達到投資的高峰,正好與宏觀調控的周期吻合。因此,工程機械在這樣一個過渡時期,行業出現波動在所難免。國家的每一個“五年計劃”都涉及到許多大型工程的建設,而每項工程總投資額約8%用于設備投資。近年國家的重大建設項目如下:投資1500多億元的南水北調工程(2002年底~2010年)、投資5260億元的西電東送工程(2001年~2010年)、投資260億元的青藏鐵路(2001年~2007年)等都將在2005年進入建設高峰期,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建設,總投資約2800億元,其中約64%將投向基礎設施和場館建設。
另外,投資超過1000億元的上海黃浦江兩岸開發及世博場館建設都將有力拉動國內工程機械產品的市場需求。盡管近期的宏觀調控對行業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工程機械行業依然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