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鋁收儲:預期提振作用有限
去年11月中旬,在電解鋁行業整體產能過剩、新疆新建產能不斷投放、國內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控、下游需求不佳的背景下,國家物資儲備局啟動了新一輪的電解鋁收儲。此次收儲共計劃收儲電解鋁40萬噸,分兩批次進行。第一批次收儲工作已經在去年11月17日結束,共收儲電解鋁10萬噸,成交價在15737—15757元/噸,較當時電解鋁現貨價格高600元/噸。成交供應商為中鋁4萬噸、中電投3萬噸、云鋁1.5萬噸、萬基1萬噸、橋頭0.5萬噸。交貨地點涉及河南、貴州、黑龍江、青海、湖北、廣西、四川和江西等8個省區,各地區1萬噸到2.3萬噸不等。
春節過后,國內電解鋁庫存飆漲,上海、無錫、佛山三地現貨庫存突破110萬噸,交易所庫存接近50萬噸。而現貨價格急速下跌,節后兩周現貨價格跌至14300元/噸附近,早已跌破大部分企業的生產成本,由此導致國內大面積的電解鋁企業停止出貨,甚至限產、減產。在此背景下,近期關于啟動第二輪電解鋁收儲的消息再度升溫。參考去年11月時的收儲計劃,此輪收儲規模大概會在30萬噸左右,如果最終落實,短期內將對鋁價形成支撐。
電解鋁的上一次收儲是在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曾推動鋁價一整年的大反轉行情。與上次收儲相比,此次收儲有諸多不同。一是收儲規模較小。2008年電解鋁收儲是在國儲局和地方政府兩個層面進行,國儲局現貨兩輪共收儲59萬噸,同時云南、廣西、河南等地地方政府收儲也相繼展開,收儲量在80萬噸左右。而此次收儲僅在40萬噸左右,規模不可同日而語。二是現在鋁庫存更為龐大。當前LME庫存500萬噸,滬鋁庫存近50萬噸,而2008年滬鋁庫存只有20萬噸,LME鋁庫存也不過260萬噸,電解鋁過剩局面如今更為嚴重。三是宏觀經濟環境更加嚴峻。如今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減緩,房地產處于深度調控,汽車行業增長潛力有限打壓下游需求,而2009年,美國QE1再加上國內4萬億元的投放,市場信心高漲,看漲聲一片。
由此看來,滬鋁空頭的局勢并不會得到改變。春節過后庫存量猛增,西部低成本的新增產能投放,對滬鋁形成壓力,并且鋁價短期反彈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國內鋁冶煉廠的減產步伐,無形中將放大未來鋁市場的供應壓力,對于鋁價長期走勢仍會構成下行風險。未來滬鋁仍維持沽空思路,關注上方壓力線15000元/噸、15200元/噸和155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