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不支持鋁價上行
上周在美鋁減產,國內電價上調以及國儲收儲等多重利好共振下,滬鋁主力1302合約期價從低位反彈,但隨后受美國財政懸崖問題以及歐債危機打壓緩慢下跌,目前已經接近起漲點。
產量高企,庫存創歷史新高
國際鋁業協會(IAI)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除中國外)10月原鋁總產量為208.4萬噸,比9月的200.7萬噸高出7.7萬噸或3.7%。而國內方面,由于今年西部地區新增產能陸續投產,原鋁產量屢創新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中國10月原鋁產量為172萬噸,同比增加20.3%,環比增加2.8%,為歷史第二高位。而據百川資訊統計,四季度仍有150萬噸新增產能投產。
但下游消費并未跟上生產節奏,在產量增加的同時,庫存穩步上升。周二,LME鋁錠庫存增加65200噸,至5172500噸,創歷史新高。而近3個月以來,國內庫存持續增長。截至上周五,上海期貨交易所鋁錠庫存為46萬噸,再加上社會庫存,目前國內鋁錠庫存接近100萬噸,是去年同期的3倍。高庫存將長期制約鋁價上行。
繼續關注國儲收儲
上周四,國儲局溢價收儲10萬噸鋁錠,低于此前傳聞的16萬噸,市場傳聞本次共收儲40萬噸,分三批進行,最早在本月底完成。本次收儲只針對國有大型電解鋁企業,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鋁企經營困境,但從目前效果上看,并未對鋁價帶來明顯拉漲效果。
首先,本次計劃收儲40萬噸,而目前國內現貨庫存接近100萬噸,再加上市場傳言本次收儲分三批進行,因此,本次收儲對市場影響較小。其次,本次收儲價約為15740元/噸,比市場價高4%,但付款方式為交割后三個月付款,折現后價格僅為15450元/噸左右,與當日的滬鋁1302合約收盤價相當。
由于本次分階段小批量收儲,符合政府維穩鋁價的目的,后市需繼續關注,或將帶來小波行情,但效果不能持續。
后市關注減產動態
低迷的鋁價讓鋁行業深陷虧損境地,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鋁業(601600,股吧)巨虧43.35億元人民幣,俄羅斯鋁業虧損額達到了1.1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該公司盈利高達12.11億美元。美鋁業第三季度虧1.43億美元,讓投資者深切體會到電解鋁行業的慘淡。而國外開始出現減產,成本相對較高的美鋁11月9日關停Portovesme電解鋁廠15萬噸產能,并計劃在歐洲關停24萬噸電解鋁產能。若價格持續低迷或繼續下跌,后續鋁業或將掀起新一輪減產潮。
而國內方面,中部和西南部相聚進入枯水期,上周四川省率先執行枯水期電價標準,企業用電電價上調0.1元/千瓦時。即使扣除國家補助,電解鋁企業電價仍然上漲3—6分,噸鋁成本上升435—870元(按噸鋁平均耗電14500度來算)。繼四川上調電價之后,貴州也上調電價0.08元/千瓦時。接下來,重慶、廣西都將進入枯水期,電價上調將令當地電解鋁企業成本上升。預計受成本支撐鋁價下跌空間有限。
綜上,鋁基本面依舊偏弱,同時,中長期來看,美國財政懸崖、歐債危機、歐元區經濟疲弱等問題令市場面臨嚴峻考驗,預計短期內鋁市仍處于弱勢振蕩格局,主力1302合約或將重新考驗15200元/噸一線強支撐,后續仍需關注減產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