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系統“十一五”發展要領
“十五”是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發展最活躍的五年,2004年機床工具行業產品銷售收入1032億元,是2000年507億元的2倍,平均年增長19%。2004年全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39萬臺,數控機床的發展速度高于機床工具全行業的發展速度。國產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從“九五”計劃末期年產幾千臺增加到2001年的17521臺,2002年的24803臺,2003年的36813臺,2004年的51861臺。2004年的產量是2000年的3.7倍。形成了一批數控機床生產的主導企業,2004年數控機床年產超千臺的企業有14家,其產量合計占全行業數控機床總量的50%以上,其中數控機床產量最高的一家企業年產達6000多臺。數控機床形成強勁的發展勢頭。
全行業數控機床的品種已達1500多種。為航天、航空、國防軍工提供了一批高質量的大型、精密數控機床;為汽車、摩托車、家用電器行業等提供了一批以數控機床為主體的高效柔性專用生產線;為國家重點工程提供了一批多坐標數控機床成套設備等。
國產數控機床總量雖然增加很快,但市場占有率不高。目前經濟型數控機床基本自給,但高級型數控機床絕大部分依靠進口,普及型數控機床國內市場大部分也被進口產品占據。從行業總體來看,核心競爭力不強,我國雖然是機床大國,但還不是機床強國。
多年來,我國數控系統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縱觀全局無論如何,中國不能沒有自己的數控系統產業。
一、數控系統行業的現狀
我國數控技術及其產業經歷了“六五”的引進“七五”的消化吸收,到“八五”的自主開發,“九五”、“十五”產業化,為我國數控產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產業的集中度逐步提高。隨著數控機床需求的高速增長,國產數控系統產業化提到重要日程,迫切要求數控產業快速發展。
1、經濟型數控系統產量快速增長
國產數控系統年增長率接近30%,個別企業的年增長率達到或超過50%,近幾年來,由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數控機床銷售勢頭良好,帶動了數控系統產品的快速發展。據統計,2004年國內生產的數控系統產銷量較2003年有較大增長。其中:經濟型數控系統增長71%,全功能數控系統增長62%,專用數控系統增長22%。從分會數控系統生產廠的統計資料中顯示,2004年產銷量超萬臺和近萬臺的廠家有: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北京凱恩帝數控技術有限公司;產銷量過千臺的有:南京華興數控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廣泰實業有限公司和南京新方達數控有限公司、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廣州數控實現了年銷售2萬臺的業績,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具有自主版權的數控產業開始形成,在市場上形成一定的競爭力。
目前國外幾家知名廠家,不斷推出低價位數控系統,試圖涉及這塊市場,在激烈地市場競爭情況下,我們數控系統廠,在加強與主機廠用戶廠溝通的同時,更要增進數控系統小行業內部的溝通、協調、團結、自律,大家要提高既是商場上競爭對手又是發展數控產業合作伙伴的意識,通力合作構建和諧關系,共同把市場作好。
2、中檔數控系統產業化處于起步階段
“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支持了北京機床所和航天集團等數控系統生產企業,形成了中華1型等四個主要數控系統平臺,但目前國內能夠生產中高檔以上的企業由于受到技術、體制、人才的制約,大部分企業都面臨著嚴重的考驗。有的甚至已經解體。
據統計,我國生產的金切數控機床中80%為經濟型數控,20%為中高檔產品。中高檔數控機床要求高性能的數控系統、伺服單元、及主軸驅動等功能配套部件,由于國產中檔數控系統產業化目前還剛剛起步,所以國外的發那科和西門子仍占領國內中高檔數控系統的主導地位,2004年他們在中國的銷售量分別是12000臺和7000臺。
近幾年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聯合攻關和行業的努力,企業加大了開發力度,一些關鍵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自主知識版權的華中“世紀星”數控系統,已具備4通道、16通道、9軸聯動的能力,其功能達到某些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的水平,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的空白,并形成了初步的自主配套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業績,但這些只僅僅是良好的開端,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從產品可靠性上、技術水平上, 我們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如硬件元器件選擇和工藝水平、應用軟件開發、生產檢測手段、生產規模和組織、開發能力等等都需要我們去做大量的試驗才能穩定批量生產,成套向市場提供商品。
3、高端產品自主開發實現零的突破
由于數控技術對國家經濟和國防安全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戰略意義,所以西方發達國家不僅把高檔數控機床和高性能數控系統視為具有高利潤的高技術產品,而且一直將其列為超越經濟價值的戰略物資,對我國采取技術封鎖、限制和歧視的政策。如“東芝事件”和美國“考克斯報告”,都說明了由于數控技術重大的戰略地位和巨大的經濟價值,對于發展的中國數控系統產業,外國公司不惜采用一切手段進行技術封鎖、抬高價格和禁止供貨等多種策略,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圍剿”。
當前我國急需的高檔數控機床,近年來在新品開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配套的數控系統絕大部分是國外產品,國產系統還處在個別產品試用階段,遠未達到用戶滿意的水平。但我們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實現了零的突破。我們必須橫下一條心,努力拼搏掌握自己的命運,把高檔數控系統的開發搞上去。
二、“十一五”數控系統發展的思考
在“十一五”期間行業的發展一定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市場競爭和政策引導相結合原則、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相結合原則、系統產業化和深化改革相結合原則、重點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結合原則,堅持科學發展觀,形成行業合理分工、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1、提升經濟型數控系統,鞏固已有市場
當前經濟型數控系統技術上已基本成熟,加上成本的優勢,已經占市場主流地位,可按市場規律繼續發展,通過不斷提高可靠性、加強服務、形成市場上的絕對優勢。
2、推進普及型數控系統產業化,擴大市場占有率
普及型數控系統是我國市場需求的主體,也是數控機床產業結構優化的基礎,目前市場上主要是國外品牌,發展普及型數控系統,當前首要的任務是培育市場、引導消費;確保數控系統可靠性指標過硬,為此要開展大量的生產驗證,學習廣數成功的經驗,在生產驗證中不斷進行質量改進,不斷提高可靠性增長,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
數控系統生產廠要與主機廠結合,不斷開發應用軟件,全面地提高系統應用水平,做到適用、能用、夠用、好用、耐用,重點機床生產企業密切配合,提高國產數控系統的信譽,開拓新市場、擴大新領域,爭取主機廠和用戶廠的信任和支持。使普及型數控系統的生產形成批量、形成效益。從系統開發、生產制造、系統配套、生產管理、用戶服務全面進入產業化良性循環。
3、跟蹤國外先進技術,加速研發自主創新發展高檔數控系統
高檔數控機床是國防軍工、航天航空等部門需求的重點,而數控系統又是數控機床核心的功能部件,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國防工業急需的五軸聯動的高性能數控系統采取技術封鎖、出口控制和價格壟斷,嚴重制約我國高檔數控機床產業的發展。
目前高檔數控系統的發展,建議采用技術跟蹤、引進消化吸收,實現自主開發的發展思路,在消化國外高檔系統的基礎上,結合“十五”攻關成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檔數控系統。滿足高效、高速、高精、復合、多軸、智能、安全環保數控主機的發展要求。
4、形成主機廠、系統廠、用戶廠戰略聯盟
數控機床是技術高度密集的產品,在推向市場的過程中,行業企業大致分三類,第一類是單獨賣機床收款發貨;第二類是機床售出后,強化服務扶上馬送一程,幫助用戶掌握機床使用方法;第三類是研究用戶工藝協助開發應用軟件,并固化在數控系統中滿足高質量加工和生產效率的要求。實現整個交鑰匙工程。
當前一些世界知名廠家,如日本的馬扎克、森精機等企業他們都精心研究用戶工藝,與系統廠共同研發具有工藝特色的數控應用軟件,滿足用戶使用要求,普遍受到市場的歡迎。
我們離先進國家有一段距離,但在現階段為了培育國產數控系統應用的市場,大家要共同研究措施和途徑。實現數控系統技術先進、質量可靠性的新突破,系統廠和主機廠要共同努力。國產系統市場上的突破主要依靠主機廠。如何加強主機廠、系統廠、用戶廠三者間的有機結合,如何在開發、生產、驗證、使用各個環節加強信息溝通,各司其職、團結協作,主機廠是中心環節。只有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互動關系,才能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進行質量改進,克服各種困難幫助用戶成功,讓用戶創造更多的效益。三者有機的戰略聯盟形成長效機制,國產數控系統的應用才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5、市場拉動力、企業內動力、政策推動力,三力合一是促進國產系統發展的重要條件
由于市場需求旺盛,當前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快速增長,整機在系統配置上,經濟型幾乎是國產系統包打天下,國外產品很難擠進來,普及型、高級型系統國外品牌占有絕對優勢,國產系統很難擴大市場份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不斷總結歷史的經驗,系統企業不能單單依靠國家的投入、依靠國家的相關政策,只有面對現實,自力更生勇往直前,才能不斷奪回國外品牌占領的市場份額。
當然作為高技術產品的產業,在它幼稚發展期離不開國家的扶植政策,市場培育,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通過企業的積極努力,才能真正形成自己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控系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