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被列為13個未來最大風電市場
風能業界研究報告宣稱:2020年世界電力12%可由風能提供,將減少11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英國政府在其擔任八國首腦會議東道國和歐盟輪值主席國之際,將氣候變化列為優先議題。就在距離八國峰會一個星期前,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和世界風能協會共同發布了《風力12》報告。這份全球產業藍皮書指出,2020年風力發電將達到總裝機容量12.5億千瓦,將為世界提供12%的電力。與此同時,這種清潔能源將向地球大氣層減少將近11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這份報告中,列舉了全球風電市場未來發展中將扮演領軍角色的13個國家,中國名列其中。此外,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法國、巴西、印度、菲律賓、土耳其、波蘭也出現在榜上。風電在這些國家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是它們是實現12%目標的希望所在。
被世界寄予厚望的中國,去年底之前建成完工的43個風電場的總裝機容量達到76.4萬千瓦,比前一年底增長了34%。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的項目主任喻捷認為,目前的增長只是預熱,明年初將要正式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才將真正啟動中國風電業的引擎,使這個產業駛上高速發展的軌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宣布,到能源需求預計將翻番的2020年,中國的風電產業將實現整個電力供應的2%,達到2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相比之下,2004年的風電只占全部電力供應的不足1%。有關業內人士估計,2%的目標肯定會突破,并有望翻番,甚至翻兩番。
"風電將是人類對抗氣候變化的最有力手段之一。八國必須鼓勵和支持風電在全球的發展,從而扭轉全球升溫變暖趨勢。"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可再生能源項目負責人史溫·泰斯克說。
如今,整個歐洲的風電每年幫助能源部門減少5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這份報告透露,作為一項產業,風電的全球產值將從目前的80億歐元增長到2020年的800億歐元。不僅市場誘人,而且風電比任何一種傳統能源都要短的建設安裝時間,使得它成為解決經濟快速增長下的能源需求短缺問題的最優選擇。
"針對全球三大能源的挑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障能源安全和對抗浮動的油價,風電就是答案。風能安全、清潔,而且資源充足,永不枯竭。"來自全球風能委員會的科林·米拉斯這樣說。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估計,根據目前的走勢,世界能源需求自2002年到2030年將翻番,新投資中的60%將投向能源供給。屆時,全球電力行業將新增裝機容量4.8億千瓦。如果這些項目仍以燃燒傳統燃料為主,那么將成為全球45%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下月舉行的八國峰會也首開先河,邀請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參與。因為解決全球性問題,不應將發展中國家排除在外。
在未來,風電的影響將不僅限于發展中國家的發電部門,而且還將創造一個新的制造業契機。這份報告有關中國的章節中提到,主要配件在中國生產,將直接導致風機價格下降15%,并且隨著產量的上升,價格還會繼續下降。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喻捷說:"風機購置占一般風電項目投資的80%,風機制造本地化將大大降低風電的成本。因此,'中國制造'將對全球風電發展做出特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