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行業去年發展形勢喜人
剛剛落下帷幕的2005年,電工行業保持著快速穩定發展的良好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為“十一五”開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最高紀錄發電設備年產量突破9000萬千瓦
作為電工行業最重要產品的發電設備,2005年突破9000萬千瓦,創下我國發電設備制造史上年產量的最高紀錄。
9000萬千瓦的年產量,不僅相當于2002年全年產量的4.25倍、2003年的2.43倍,而且比超常規發展的2004年的產量也提高了26%。在連年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仍能保持高速增長,其意義不同尋常。
這一成績是令人鼓舞的。一方面反映了我國近年來電力建設高速發展勢頭及其對發電設備需求大幅增長的強勁市場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則反映了我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克服重重困難、充分挖掘內部潛力、科學合理組織生產,并采取外協、外擴等多種措施,有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包括國內和國外兩種社會資源),突破了產能不足的瓶頸,實現了在重大裝備制造領域生產能力上的歷史性跨越。
最好成績產品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
產品結構的科學調整,使2005年電工行業新產品產值大幅提高。
近年來,電工行業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已經使一些重點產品的結構性調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技術創新及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高。
首先,這種突破性進展集中反映在新產品產值的增長幅度連續數年都保持在40%以上的較高水平。2003年同比增幅為41.73%;2004年為44.66%;2005年1~11月的增長幅度為44.08%,全年的增幅約為45%。
第二,電工行業重點產品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發電設備的機組構成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萬千瓦、90年代的30萬千瓦為主力機型,已經發展到目前的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為主力機型,而且100萬千瓦的機組也已開始占有一定比重。另據資料顯示,目前在建和擬建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就有玉環、鄒縣、外高橋和泰州共10套之多。從技術參數看,無論是鍋爐還是汽輪機均已從常規亞臨界向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的高端機型發展。從能源轉換的類型看,已經遍及水、煤、氣、風、核及光能發電等各領域,其中2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燃氣輪機發電機組最值得關注。據悉,由東方電氣集團通過技術合作方式為深圳某家用戶生產的40萬千瓦重型燃機日前已經完工,輸配電設備技術水平顯著提高。2005年252kV以上高電壓等級的開關產品產量增速明顯。電焊機、鋼芯鋁絞線、絕緣制品、蓄電池、電動工具產量全年的增幅不低于10%。
最大進步首創多項高端技術
電工行業研制多種高端技術取得成功,充分顯示了行業技術水平取得快速進展。
近年來,我國輸變電行業大型企業集團在開發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產品、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保定天威集團于2005年7月研制成功并順利通過所有項目試驗的國產首臺DFP-37萬千伏安/525千伏變壓器,以及由國內多家骨干企業協同作戰、共同完成的我國首個75萬伏輸變電示范工程,都是典型的例證。尤其是在75萬伏超高壓輸變電工程中,我國第一次自行研制了75萬伏變壓器、電抗器、控制保護系統以及導線、金具等全部設備,這也是多種高端技術在同一項系統工程中的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