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將回歸商品屬性
日前,在由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主辦,上海期貨交易所特別支持的“大宗商品投資機會展望及實戰策略專場論壇”上,行業專家詳細剖析了銅市場基本面,并認為未來銅價將在大區間內寬幅震蕩。
中信期貨副總經理、首席分析師景川表示,由于銅具有價值高、易儲存、流動性好的特點,在前幾年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金融屬性一直是影響其價格的重要因素,但今年微刺激和金融杠桿萎縮的宏觀環境,已經改變了過去的狀態。再加上青島港事件的爆發,導致以銅為代表的貿易融資需求受到遏制,庫存流出對現貨產生壓力。
金融屬性減弱對應著商品屬性的增強。景川介紹,銅上一輪牛市產生的重要基礎是,銅精礦供應在短時期內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但隨著銅價長期高位運行,刺激了上游的勘探開采領域,根據經驗,價格高峰過后的七到十年會進入供給的高發期,目前銅已經進入這個時間窗口,未來兩三年供給持續增加是大的趨勢。
在需求方面,目前國內房地產行業不景氣,雖然在結構上看,房地產的銅消費比例僅為10%左右,短期對銅價影響不大,但長期負面影響難以避免。因為國內銅消費板塊中占比最大的電力行業,以及其次的家電、汽車行業,都與房地產有很大關聯,地產低迷最終會反饋到銅的消費上來。
景川預計,從供需角度,銅價將呈現交易區間逐步回落的格局。
深圳感恩在線投資公司總經理寧金山則從另一個角度透視銅價。他說,美國的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可以讓銅的漲幅很大,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期間銅價漲幅空間就很小,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期間銅價不漲反而下跌,面對不斷增長的貨幣,市場其實會發生鈍化。同樣,供求關系對商品價格影響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比如,橡膠就是供過于求,簡單理論上講可以無限下跌,但實際它到一定程度就是跌不下去,供求關系在某一區域會發生鈍化。
基于這個理解,寧金山預計,未來銅將在四萬到八萬的箱體內寬幅震蕩。底部是生產成本,頂部可能是社會成本。而銅價要走出這個區間,上一個新的臺階,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并且需要商品供求關系和貨幣大變革兩大因素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