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越境傾倒轉移危險頻現
“垃圾圍城”正在襲擊中國,不僅要提升諸多城市的廢物處置能力,還要阻擊外來的非法“固體廢物”。今天,記者在國家質檢總局獲悉,4月份,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查獲出12批不合格的進口固體廢物,共計708.83噸,183.65萬美元,已全部移交海關實施退運。
進口的固體廢物,分為可以利用的資源,這種固體廢物,包括廢鋼、廢鐵,合法的進口固體廢物,需通過國家進口許可證管理、簽發“入境貨物通關單”等,可以循環利用的再生資源。另一種則是不能作為資源使用的固體廢物,俗稱“洋垃圾”,國家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目錄當中的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等這些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和危險性廢物。
進出境固體廢物的主管部門包括環境保護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陸春明說,不合格廢物原料涌入境內有上升趨勢;我國與一些發達國家在處置相關固體廢物上存在巨大的成本差價。國內一些犯罪分子借機進行倒賣,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還有一些是嚴重的商業欺詐案件,并且存在越境傾倒轉移危險廢物的嫌疑!”
目前,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約32.3億噸,城市生活垃圾年清運量約1.71億噸。住建部數據顯示,至2013年年中,我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填埋場所包圍,全國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高達75萬畝。
值得關注的是,垃圾處理主要有堆放、填埋、焚燒等方式,我國目前仍然以填埋方式為主,但是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是以垃圾發電模式為主。
日前,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能源局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意在加快我國城市及產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置,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