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水電開發給重型機械發展帶來契機
西南地區水電大發展為重型機械產業帶來了發展契機,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在該領域取得了突破。四川省副省長王懷臣不久前表示,希望這些企業借機發展成代表我國重型裝備制造業水平的國際性品牌。
“德國有西門子,日本有三菱重工,誰代表中國的制造業?”王懷臣說。
王懷臣說,四川省已被列為我國重要的水電基地,許多正在籌建的水電站不僅能夠緩解我國的電力緊張局面,而且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重型裝備市場。中國企業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圍繞市場進行體制改革和重組,打造中國的重型裝備制造業品牌。
位于川滇交界處的溪洛渡水電站將于近期開工,這一巨型水電工程設計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僅次于三峽水電站,預計總投資達600多億元。此外,錦屏一級和瀑布溝兩個巨型水電站也已進入主體工程施工期,官地、兩河口、大崗山、長河壩等一批大、中型水電項目正在籌建準備,金沙江上游干流水電規劃、雅魯藏布江拉孜-曲水段水電規劃工作也正在開展。預計到2020年,四川水電裝機將達到6000萬千瓦。
王懷臣說,四川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經過近幾年的改革重組,企業效益大幅提高,某些產品的市場地位顯著提升。他透露,二重的某些產品訂單已經安排到了2009年。
目前,二重在大型電站鑄鍛件研發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但是,王懷臣也指出,我國重型設備制造企業目前仍呈單兵作戰的局面,體制上也存在諸多障礙,東電、二重雖然在強調走出去,但仍然不能說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王懷臣認為,中國企業要想在重型裝備生產方面有所作為,仍需要圍繞市場進行體制改革和重組,通過政策誘導發展技術力量,在研究設計和制造兩方面打造高水平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