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六大特點簡介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分析,2003年機械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76億元,占全國投資4.2%,低于機械工業增加值占GDP約6%的比重;今年1-4月累計完成510億元,占全國投資4.6%,總體發展態勢是平穩的,不算過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指出,由于機械工業行業面寬而分散,企業特別多,在現行體制下行業協會對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很難進行系統的調研和準確的統計分析。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同有關專業協會分析,當前機械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機械工業多數企業市場化取向的改革已有相當進展:除汽車、重大技術裝備外,其他行業如低壓電器元件及成套裝置、軸承、風機、水泵、閥門、電機、電線電纜、制冷設備、鑄、鍛、熱處理、電鍍等,投資主體多數已是以民營和三資企業為主,它們一般對固定資產投資已有較強的自我約束意識; 二是多數分行業的投資主要集中于技術改造范疇,如幾大發電設備集團面對生產任務緊張的形勢,行業內統一思想,吸取以往的教訓,基本沒有盲目擴大一般加工能力,而是通過擴大協作范圍,廣泛利用國內外的加工能力,來增加供應,企業集中力量于產品成套、系統集成和關鍵新產品(如重型燃氣輪機等)的技術進步,以及緩解關鍵環節的瓶頸制約(如哈爾濱和東方兩大集團都在規劃建設沿海超大件加工和組裝發運基地); 三是沿海城市的不少大投資項目是結合城市改造中原有企業土地置換,“退二進三”搬遷進行的,如大連重機-起重集團、北京一機床、北京開關廠、大連機床廠、沈陽鐵西區企業遷建等,這些項目一般都比較注意將搬遷與結構調整、技術升級相結合; 四是重大技術裝備企業(如一重、二重等)自我積累能力弱,技術改造的投資力度明顯不足,對國家依賴程度大; 五是少數行業如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內燃機等,在產品技術升級的同時產能的擴大比較迅猛。而且其中的大項目多數是與外商合作建設的,如北京現代、北京奔馳、天津一汽豐田、長春一汽豐越、東風日產、東風本田、東風雷諾、華晨寶馬、濟南華沃卡車、長安福特、東風康明斯、廣州汽車發動機、山東與卡特皮勒的柴油機等;這些項目一般均須通過國家審批。值得注意的是,在日益開放的環境下,對整車國產化率的控制有所弱化,來件組裝的勢頭在增強。除整車和發動機外,汽車零部件也是一個新的投資熱點,據悉萬向集團正在規劃一個年產100萬噸鍛件的項目,一期年產30萬噸,這一規模是世界級的。 六是跨國公司已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并購和控制我發展勢頭比較好的行業排頭兵、并進而控制我國市場的意圖(如徐工、常開、無錫威孚、上海新華等),而有關地方政府也鼓勵甚至要求企業按外方條件合資,因為他們擔心,如不同意,就會讓其他地方的同行企業有機會以更低的要價,將外商吸引過去,并最終使本地企業被擠垮。這一態勢威脅我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地位,希望國家有關部門予以關注并加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