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環保投資為環保機械構筑巨大市場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郭寶林日前告訴記者,經初步測算,我國“十一五”環境保護投資占GDP的比例將達到1.4%~1.5%左右,投資總額大約在1.3萬億元,這一環保投入在發達國家也屬于中上線水平。巨大的環保投資,將為環保機械制造業構筑巨大市場。
投資拉動加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環保越來越重視,對環保的投入也在不斷增長。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七五”期間全國環保投資為476.42億元,“八五”期間達到1306.57億元,“九五”期間的投資達到3447.52億元,“十五”期間突破7000億元。
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經濟增長越快,能源、資源、環境問題就越突出。業內人士認為,我國要實現“綠色增長”,必須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制約,大力發展“最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循環經濟,努力建設增長綠色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積極制定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用經濟杠桿調節環境保護的相關利益分配;開發新能源,鼓勵生產和消費環境友好型的產品等。
據悉,我國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和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是著眼于我國當前和今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對策。目前,國家環??偩趾蛧医y計局已實施了“綠色GDP核算”項目,初步完成了《中國資源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框架》和《中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框架》,并在10個省、市啟動了綠色GDP核算試點項目,計劃在3~6年內,初步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框架。
“綠色增長”的科學發展觀營造了巨大的環保市場,諸如環保機械制造業、污水廢氣裝備制造業等。在“十五”期間,我國實施重點環保工程項目1066項,投資2297億元。
以環保機械制造為例,近年我國環保機械行業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遞增,2005年全國環保機械行業的產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其中機械系統歸口的 400多家企業年產值210億元。環保機械市場需求量還在不斷增長,電除塵器、袋式除塵器、火電廠燃煤煙氣脫硫設備、新型工業鍋爐、城市污水處理設備、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備等,一直是當前環保市場的熱銷產品,受到市場的青睞。業內人士預測,2005年,全國需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裝機容量為2670萬千瓦,若全部利用國外技術建造,需投資267億~320.4億元;若全部采用國產化設備,僅需投資178.36億元。
市場需求空間拓展
有關機構對我國環保機械市場未來幾年的發展做了以下三種情況的分析,認為中國環保機械市場的需求總量將會有很大空間。
一、如果2001~2010年國家環保投資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3%,市場對環保機械的需求量約為4100億元人民幣。
二、如果2001~2005年國家環保投資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5%,市場對環保機械的需求量約為1980億元人民幣。
三、如果2006~2010年國家環保投資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7%,市場對環保機械的需求量約為3200億元人民幣。
由于環保機械行業各企業歸口不一,統計存在一定的難度,郭寶林對“十一五”的市場需求是這樣預測:2010年環保機械產值將達1200億元,比去年翻一番。
“十一五”期間,環保機械的市場需求領域將不斷拓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污染防治重點工程。2.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3.基礎設施、基礎工業和支柱產業重點建設中的環境保護設施建設。4.重點企業、老工業基地技術改造。5.資源綜合利用。..國際市場。7.綠色技術和綠色產品開發。8.中外環保企業合作。
作為一個朝陽產業,環保機械的發展空間無疑是巨大的,然而,創新投入不足等問題一直掣肘行業做大做強,在國外,這一塊的投入一般占總投資的5%左右,而在國內企業卻是參差不齊,有的能達到這個水平,有的相去甚遠。
郭寶林指出,因為投入不足,企業普遍沒有形成創新體系,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差了10~15年,這中間的差距不在單機制造上,而在于工藝設備和觀念,例如污水處理,在國外這是一個集成的概念,污水也被認為是一種資源,而集成技術在我國非常落后。作為“十一五”規劃的起草者,郭寶林認為,“十一五”期間應該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盡可能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