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振興規劃為五金企業帶來哪些機會?
振興裝備制造業抓住鋼鐵、汽車、石化等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提升包括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等四大配套產品制造水平等。
此次出臺的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細則,不僅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后兩年的發展指明了大方向,同時為一些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帶來做大做強的機遇。《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作為裝備制造業綜合性應對金融危機的行動方案,該規劃的規劃期為2009-2011年。
規劃指出,國家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主要任務集中在:依托高效清潔發電、特高壓輸變電等十大領域重點工程,振興裝備制造業;抓住鋼鐵、汽車、石化等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提升包括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等四大配套產品制造水平等。
為了實現產業目標和任務,規劃還特別擬定了十項政策措施,包括:發揮增值稅轉型政策的作用,加強投資項目的設備采購管理,鼓勵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調整稅收優惠政策,推進企業兼并重組,落實節能產品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建立產業信息披露制度,支持產品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建設。
“細則”將強化相關公司股價表現
相比“一刀切”的綱領性規劃,此次細則結合4萬億元振興計劃、國家重點投資領域以及自主創新等多重要素,形成了自上而下、成為覆蓋所有細分子行業的完整體系,此次細則的出臺很可能成為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表現的催化劑。
其中,涵蓋多重政策利好的細分子行業值得密切留意,主要有涉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的高效清潔發電設備、國家2萬億元鐵路建設規劃的鐵路設備行業、自主創新政策優惠的高檔機床以及核心零部件、石化和裝備制造業雙重振興規劃的石油、煤炭機械行業、受下游行業景氣復蘇拉動和國產化率提升較大的汽車零部件等。同時,鼓勵優勢企業做大做強也是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因而上述子行業中的龍頭公司有望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
風電設備公司發展空間廣闊
風電設備類上市公司發展空間廣闊。細則十大重點領域第一條就提及高效清潔發電,重點是以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和沿海地區大型風電場工程為依托,推進風電設備自主化,重點實現變頻控制系統、風電軸承、碳纖維葉片等產品的國內制造。結合先前新能源規劃對風電的重點支持,具有規模優勢和實力央企背景的整機制造商和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的風機配件上市公司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將近一步得以鞏固,如同時具備風電、核電、水電和火電整機生產能力的東方電氣,在風電領域具有一定核心優勢的金風科技、湘電股份等。
鐵路設備公司長期受益
鐵路設備上市公司有望長期受益。今后4年間鐵路總投資額在2.7萬億元左右,年均投資6700億元,比2008年的投資規模(3400億元)高出近一倍。這樣,相關的鐵路配套設備上市公司今后10年業績增長空間較為明確。此次細則提及實現高速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內燃機車、重載貨車、大型養護機械等裝備的國內制造,相關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值得中期關注,如在鐵路機床市場占有率達到80%的青海華鼎、在高速鐵路配件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的時代新材和生產鐵路貨運車輛的北方創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