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零部件產業六種可選發展模式
目前,我國的工程機械零部件工業總體上形成了以整機配套為主的“依附式”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的結構是一種以整機企業為核心、多層零部件企業環繞的框架,其形狀近似一個箭靶:靶心為整機生產企業;第二環為核心零部件企業;第三環為骨干零部件企業;第四環為協作企業。這種零部件發展模式是與我國工程機械生產企業的發展現狀密切相關的,與工程機械整機生產一樣,大都是通過依靠地方保護政策、資產一體化或經營集團化形成的固定協作關系而維持生存或獲得較高利潤的。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內企業跟跨國巨頭們面對面的機會越來越多,怎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是我們面對的最重要問題,新的形勢下生產與銷售產品也必須要有新的思路。
我國加入WTO后,跨國整機和零部件生產企業也加快了進入中國的步伐。同時,許多知名工程機械整機制造商不斷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和減少協作廠商,逐步采用國際通行的比較采購原則,實行全球生產、全球采購的策略,從原先的向多個零部件廠商采購變為向少數系統供應商采購,從單個零件采購轉變為模塊采購,從國內采購轉變為全球采購。跨國企業投資策略的改變以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趨勢使得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原先的“依附式”發展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戰,不得不開始考慮其他的發展模式。
六種其他發展模式:一、徹底脫離母體模式
徹底脫離母體模式就是讓具備條件的零部件廠徹底從整機企業中分離出去,真正成為一個具備獨立研發能力,能夠為多種車型或多家整機企業配套的獨立企業。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可以降低整機企業的自制率,減少開發新產品和擴大生產規模的投資,提高市場應變能力。有利于零部件企業專業化分工,擴大生產規模;有利于零部件企業形成和提高產品開發能力,減少對整機企業的依賴;有利于零部件企業吸收外部資本和技術,制定獨立的發展戰略,為多機型、多廠家進行配套。
二、專業化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以高度專業化為原則,以高市場占有率為目標,依靠先進技術和工藝裝備,追求規模經濟效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方式,這也是中國零部件工業早在國家“九五”發展規劃中就已經提出的發展模式。其優勢在于:生產的零部件種類少,專業化、系列化程度高,技術裝備先進,產品成本低,市場份額高,有利于實現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
三、合資模式
合資模式是雙方為了得到某種協同作用而建立的股權式合作方式。不僅限于中外合資,國內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和不同所有制企業都可以通過合資的方式進入工程機械零部件工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與主機廠合作發展工程機械零部件工業,在降低成本上將有一定的優勢。
四、依靠技術創新模式
依靠技術創新模式就是以技術創新能力為核心競爭力,依靠人才優勢和資金投入不斷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從而增強為多機型和多廠家配套的能力,擴大市場份額。選擇該模式的零部件企業應堅持的原則是:高附加值的產品,專業化的研究領域,超前性的基礎研究,持續性的資金投入。
五、戰略聯盟模式
戰略聯盟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為實現某一戰略目標而建立起來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關系主要有研發協議、定牌生產、特許經營和相互持股等形式。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也應參與國際競爭,但是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沒有獨立的民族品牌,國際營銷渠道不暢,而且我們的生產能力跟國外先進企業相比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這些問題完全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有時甚至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通過某種國際合作形式,比如戰略聯盟的形式,則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這些問題。
六、組建系統公司模式
工程機械配套件在結構上可分為零件、部件、組合件、總成、系統和系統組件。這里把總成、系統及系統組件統稱為系統,即指具有特定功能,能夠獨立安裝與使用的組合件。所謂組建系統公司模式就是按照系統為單位來設立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一個企業可以生產一個系統,也可以生產幾個系統。按系統組建公司的好處是:有利于零部件企業形成專業化生產,達到經濟規模,便于為多機型、多廠家配套;有利于零部件企業形成高水平的產品開發能力;有利于與國外大型同類公司開展技術合作。
合理的戰略選擇
綜上所述,從適用于工程機械零部件工業的典型性和近期實用性上看,主要就是這六種模式,而且這六種模式不是相互獨立的。如從主機廠脫離出來的零部件企業如果不具備獨立的研發能力,很難自立門戶;為應對加入WTO的挑戰和適應整車企業全球采購策略的要求,近期國內零部件企業如果不與發達國家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合資或結成戰略聯盟,很難在技術、資金和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因此,實際當中選擇的發展模式很可能是某兩三種模式的綜合或組合。
以目前的現實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看,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業發展選擇合資模式和戰略聯盟模式較為適宜。由于零部件行業中競爭比較激烈,一些資金雄厚、機制比較靈活的企業其競爭優勢比較明顯。從2001年開始,三資企業和股份制零部件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就超過了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國內比較有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也大多有國外跨國巨頭們的參與。
從發展趨勢看,目前與國內廠商合資的跨國工程機械零部件供應商都是世界上從事全球化經營活動的大型供應商。在向海外擴張方面,他們的全球化戰略有一定的相同點,即主要采取發展型戰略、國際化戰略、多國本土化戰略和跨國戰略等宏觀發展戰略,通過與中國企業的貿易合作與技術合作,進行資本擴張、技術滲透、合并重組,特別是通過在華大規模系統投資以及戰略調整,跨國工程機械零部件供應商把中國逐步納入其價值增值鏈之中或者經營網絡之中。再加上跨國戰略聯盟是建立在協議基礎上的一種較松散的合作形式,受控程度較低,既能發揮比較優勢,又能學習跨國企業先進的技術,比較適合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產業的發展要求。
當然,在這些模式的發展過程中,怎樣充分做到“洋為中用、取其精華”是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決定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行業將要走向何方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