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博覽中心搭建經濟騰飛平臺
中山博覽中心是市政府投資超過10億元建成的集展覽、常年展示、會議為一體的多功能大型現代會展中心,于2008年竣工,中山博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受委托,于2009年1月1日開始經營管理中山博覽中心。一年來,市博覽中心承接、主辦了40多場展會及活動,首年展覽場館利用率已超過25%,同時積極創新,整合資源,為中山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于中山會展業來說,又該如何尋找新的發展路徑?重溫2009年,站在新的起跑線上,中山博覽中心將“領航”中山會展業,新年再出發。
整合資源,探討珠三角“大會展”模式
會展業近年來一直成為熱門話題,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實體經濟受到沖擊后,會展業也面對不少困境。2010年1月8日,以“困境與突圍”為主題的2010年珠三角會展合作論壇在我市博覽中心召開。來自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東莞、珠海等大珠三角城市的會展精英們齊聚一塊,以“聊天”的形式,為珠三角會展業的發展出“點子”。
論壇上,珠三角地區的展覽館、組展企業、展裝設計、會展科研服務機構及配套企業等單位負責人暢所欲言,共同探討會展業的困境與突圍、發展通路、珠三角會展業合作探索、展覽新業態與創新等熱點話題。
中山博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文表示,雖然珠三角會展落后于長江三角會展,但珠三角區域之間的關聯度非常高,具有很大優越性。首先,珠三角地區之間的會展與所在工業的發展有很大的關聯,會展項目不僅多而且地位也較高。若能在展覽項目上加強區域合作,將不僅會提高展覽會的檔次、知名度和規模,還將避免業內之間的惡性競爭,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另外,珠三角地區城市之間的人文條件差別不大,區域城市之間的合作程度非常高,為區域性之間的合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梁文說,雖然近幾年珠三角地區的會展從業人員逐漸增多,但是對應的行業力量卻相對減弱,沒有形成一股強勁的力量讓社會關注,引導政府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從根本上講,這使得我們想組建一個珠三角區域會展聯盟體,而聯盟體的定位一定要把行業利益擺在首位。”
“一個地區想聯動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必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來做后盾,而會展聯盟剛好迎合了這點要求,這也就是會展聯盟建立的可行性。”深圳會展協會秘書長孫翌倫認為,業界聯合是解決“困境與突圍”的強力措施。
亞洲博聞華南總經理葉韻貞女士主張設定自己展會的地位和方向,走特色道路。她認為不同展會有不同定位,同一個展覽會更是完全有自己不同的定位方向,要解決展會行業的困境和實現突圍,一方面是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利益,來設定自己展會的地位和方向。另一方面,展覽會特別是大型展覽會要專業的買家和廠家積累,網上資源的共享,聯盟可以通過這點變得更加強大。
中山黃圃國際會展中心史宗星總經理就表示困境與突圍時密切相連,因為有困境我們才會想到突圍,想去突圍就是因為現在有困境。突圍中必然會有競爭,雖然只有競爭才能產生進步,但是突圍中惡性競爭就會產生市場的混亂。雖然惡性競爭可以通過聯盟來調節,但是如果行業自身專業不進步,那行業是永遠也不會發展。認清自己的方向,慢慢的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此次論壇以圓桌論壇的形式使來自珠三角九城市的代表熱烈討論,除圓桌嘉賓外,與會的其他代表也充分參與了議題的討論。與會人員高度贊賞中山博覽中心策劃和舉辦此次論壇,為珠三角會展業的良性溝通走出了艱難的一步,奠定了合作基礎。大家一致認為成立珠三角會展聯盟迫在眉睫,梳理了珠三角會展資源,并積極展開與中山產業對接與合作。
立足中山科學規劃特色展覽
如何在各類會展業中與眾不同?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如何整合全市最優質的會展資源,成為全市甚至珠三角地區會展業中的佼佼者?這些系列話題是擺在市博覽中心經營班子面前的重要課題。目前,中山舉辦的展覽會基本上都屬于外銷型展會,而且展出內容多以成品為主。要想展會有好的效果,就必須盡可能地吸引更多的采購商到會。
中山產業基礎雄厚,產業特色鮮明,目前全市已擁有二十六個國家級的產業基地,包括照明,家電,服裝,家具,食品等,形成了“一鎮一品”的鮮明產業特點,產業集群輻射珠三角乃至全國。這就意味著中山的產業和本地企業對外地的專業零配件生產商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從一定角度來講,會展業是產業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市博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從全市“調結構、保增長、促發展”的大戰略下,策劃不同主題的會展,推動全市產業向更高端發展。時下,中山市政府提出產業升級轉型的發展目標,企業將更加重視產業配套服務的完善,對配件的種類和技術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據本地產業的發展需要和本地企業的需求來選定展覽會的題材,從而有效的解決參展商和觀眾的來源問題,發展空間將是廣闊的。遵循這個理念,中山博覽中心策劃組織了照明產業配套展覽會、游艇及水上用品展覽會等特色展覽。
積極創新“常年展示”出新意
走進中山博覽中心,首期營業面積達9000平方米、參展企業二百多家、以展示中山具有代表性名優產品為主的常年展示廳(也稱中山名優產品展示中心)格外醒目。據了解,中山博覽中心將用一至兩年的時間,利用中山鮮明的產業特色和強大的制造實力,培育常年展示廳;再用兩至三年的時間,通過有效的宣傳和推廣,做旺常年展示廳,提升其在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知名度;最終是要增加國內外的參展比例,爭取成為國內外買家向往的國際交易中心。常年展示廳的首期開張營業僅是上述發展規劃邁出的第一步。
利用展覽形式打造專業市場,在展覽業內還處于探索階段。近年來,盡管常年展示這一展覽形式日益引起業界的重視,但其運營模式與一般的短期展覽相比更具特色。參展企業不僅要通過長期性的相對固定的展示宣傳推廣產品,更重要的是要拿到訂單,做成交易。這就要求展覽運營商不僅要加大常年展示廳宣傳的力度,同時還要為參展企業提供經商的便利。為此,中山博覽中心和阿里巴巴展開合作,利用其豐富的網絡資源,幫助參展企業與買家建立商業聯系。在去年七月的開幕典禮上,中山博覽中心和阿里巴巴簽訂為期三年的戰略框架協議。
中山博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文表示,常年展廳是中山會展業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會展業的一次創新,常年展廳將成為中山市永不落幕的貿易平臺。
喜結碩果成為全球展協成員
2009年11月7日,全球展覽業協會(UFI)月刊公布了中山博覽中心等19家會展機構被接納為全球展覽業協會正式會員的名單,這是全球展覽業協會對中山博覽中心業績和服務質量的認可。
中山博覽中心是在去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市舉辦的第76屆全球展覽業協會(UFI)年會上被接納為其會員的。此前,有三家世界著名的展覽公司,即英國蒙哥馬利展覽集團公司,德國慕尼黑展覽中心和香港雅式展覽公司正式向全球展覽業協會推薦中山博覽中心加入該協會。
全球展覽業協會(UFI)是世界會展業公認的國際性權威行業組織,UFI認可的展會是高品質展會的標志。該協會創立于1925年,總部一直設在法國巴黎,目前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538家正式會員。此外,該協會擁有886個按協會標準認證的國際展覽會和會議。近幾年來,該協會在行業標準及行業規范的制定,職業教育與培訓,行業市場行情調查與會員間業務聯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業界享有很高的權威性。
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近年來一直強調其入會資格。中山博覽中心此次加入國際性行業組織,對提升中山博覽中心的知名度、提高中山博覽中心管理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以及促進中山各界與國際市場間的合作等方面,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