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2月22日消息,瑞銀集團(UBS)的分析師周四稱,預期2006年全球銅市供應短缺100,000噸,2007年將轉為供給過
金川公司的轉爐、陽極爐、反射爐、貧化爐等冶金爐窯應有盡有,大大小小幾十座,堪稱中國冶金爐窯的俱樂部。作為這些冶金爐窯的建造單位,機械制造公司經過40余年的技術積累,冶金爐窯技術已臻于完善。
金川機械把爐窯類冶金非標設備作為品牌經營,致力于打造國內最具實力的有色冶金爐窯制造企業。鎳閃速爐是1990年金川機械與國內外企業聯合攻關的成果,有“亞洲第一爐” 之稱。這項工程相繼被列為國家“七五”和“八五”期間列的重點建設項目,標志著金川公司的鎳冶煉工藝技術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2004?2005年,金川機械又承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金川公司20萬噸銅合成爐及1500噸轉爐、陽極爐等配套設備加工制造任務。這是金川公司自1992年鎳閃速爐建成投產以來的又一大手筆。該項目采用了國內外同行業領先技術,于2003年1月開工建設,到2005年8月建成點火,標志著金川公司的銅火法冶煉技術跨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
2005年11月,金川機械承制的金川公司鎳精煉50平方米反射爐投產。該系統采用以煤代油新工藝和先進的DSC自動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監控調整煤粉細度、壓力等運行參數,設計能力為年產93000噸鎳陽極板,具有自動化程度高、低成本、高效率等特點,使粉煤制備系統在50平方米反射爐工藝上得以成功應用,是新工藝粉煤制備在反射爐成功運用。
在爐窯技術開發中,金川機械以真誠、開放的姿態,同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進行廣泛合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他們在一系列爐窯及配套設備的設計、制造和安裝中攻克技術難關中, 擁有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合金爐口是冶金爐的易損件,在金川公司主要用應用于50噸轉爐、86噸轉爐和110轉爐。由于合金爐口在使用中受高溫、高濃度含硫氣體腐蝕,以及金屬液傾倒時的熱沖蝕,一直是冶煉廠耗量較大的大型非標備件。金川機械與西安交通大學鑄造及耐磨材料研究院聯合開展專項科技攻關,成功解決了合金爐口的早期開裂、抗沖擊性差以及高溫氧化、硫化腐蝕問題。
軋制銅水套等是冶金爐窯的重要備件,金川機械研制的深孔鉆軋制銅水套,配以獨特的高壓、高溫堵漏技術,在國內獨樹一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被國外專家譽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行銷整個有色行業。2004年以來,金川機械銷售冶金爐窯所屬銅水套超過1000噸。
金川機械為鎳閃速計量裝置爐研制的變磨數非圓齒輪,使用壽命是進口備件的3倍。同時,金川機械的連續澆鑄機、板式換熱器、埋刮板輸送機冶煉非標設備及備件制造技術也臻于成熟。
2005年金川機械與德國合作,承建了蘭州一家公司的25500KVA工業硅爐,標志著金川機械爐窯類產品以技術優勢、穩定的性能和良好的信譽步入外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