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欲5億購母公司房產市值跌掉16億
大商股份(600694.SH)擬耗資5億元現金,收購母公司大商集團所擁有的大連商場大樓房產。
大商股份(600694.SH)擬耗資5億元現金,收購母公司大商集團所擁有的大連商場大樓房產。但此消息一出,投資者反應強烈,大商股份股價當天應聲跌停。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近16%,市值損失超過16億元。
5億元評估價轉讓
大商股份5日公告顯示,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收購大連商場資產的議案:公司決定與實際控制人大連大商集團(合計控制公司23.80%股權)簽署《資產收購協議書》,擬采用現金方式收購大商集團所擁有的大連商場大樓房產,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以該資產評估價值5億元作為本次交易價格。
大商股份目前以承租方式經營大連商場,2006年1~9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766萬元。據透露,后者房產原屬于大連市國土資源和房屋局,2006年7月經大連市國資委批復同意,大連市國土資源和房屋局將大連商場等19處直管經營用房的所有權劃轉至大商集團。2006年11月29日,大連商場的產權變更給大商集團。由此,大商集團存在著自主經營的可能性,并導致同業競爭出現。
談及收購上述資產的目的和對公司的影響,大商股份5名獨立董事認為,該項固定資產地處大連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是公司上市時的第一家店鋪,也是公司內和整個東北三省單店盈利最高的店鋪,已確立城市零售龍頭的良好形象和商譽。本次收購有利于公司鞏固并擴大公司在大連乃至整個東北的競爭優勢。公司以評估價為基準確定交易價格,不存在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
兩個交易日市值損16億
平安證券分析師劉莉莉認為,此次收購價格相當于每平方米1.61萬元,作為大連核心商圈的商業地產來看,價格并不算高,相當于以不到11倍的PE進行收購。商場每年的租金市場價格在3400萬~4500萬元,如果上市公司繼續租用集團資產,未來不排除集團會逐年提高租金價格的可能,而收購的方式則將費用固定在每年1500萬元左右(折舊)。收購長遠看恰恰是降低了和集團關聯交易的可能。無論此次收購事件的真正出發點是什么,起碼對公司而言并不是一件壞事。
但市場并不如此認為。大商股份公告前一個交易日(12月4日)收盤34.97元;公告當日(12月5日)即告跌停;公告次日(12月6日)盤中再度跌停,收盤下跌6.64%。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近16%,市值損失超過16億元,其中流通股股東的損失高達11.5億元。
廣發證券資深分析師歐亞菲分析認為,大商股份的公告出發點是為減少關聯交易,但由于轉讓價格沒有折讓,而是以評估后價格成交,令投資者對大商資金狀況有所顧忌。根據大商股份公告,大連商場在評估基準日2006年10月31日大商股份申報的資產賬面價值1109.41萬元,調整后賬面值1109.41萬元,評估值50257.14萬元。增值額49147.73萬元,增值率達4430%。
此外,大商股份在鄭州、青島,以購買土地的方式進行異地擴張,加重擴張成本。不僅不能貢獻當期利潤,還可能造成虧損。離開東北資源優勢之后,大商股份失去異地擴張資源,擴張效果欠佳。此時,大商集團再套取5億元現金流,更加劇投資者對其資金緊張的預期。
昨天,《第一財經日報》致電大商股份,該公司有關人士表示,會在最短時間內給投資者答復。“希望雙方充分理解,深入溝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跌停收市當天,長期給予大商股份“推薦”投資評級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旗下客戶大量拋售大商股份,賣出金額高達9096萬元。(田愛麗)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