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間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綜合分析
一、"九五"期間,我國電力工業順利完成"九五"計劃目標。新增發電裝機1億kW,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為2.1億kW,發電量達到13685億kWh,穩居世界第二位。
二、"九五"在電源建設方面。由"水火并舉,繼續發展火電"轉為"優化發展火"。"九五"電力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407億元,其中電源投資4693億元,電網投資3427億元,小型基建及其他投資287億元。到2000年底,水、火電裝機比重分別為24.8%、74.4%,與"八五"相比,水電比重升0.8%,火電比重降0.6%。單機容量30萬kW及以上機組占總裝機容量的34.4%比"八五"末升12%。全國6000kW及以上機組平均單機容量由1995年的4.52萬kW升到2000年的5.4萬kW,機組結構有較大改善。"九五"全國關停5萬kW及以下的小火電機組1000萬kW,使5萬kW及以下的小火電機組容量的比重,從1995年的11.7%降到2000年的8.8%。
三、通過引進及國產化,我國已經擁有大量30萬、60萬kW常規火電機組和正在建設的90萬kW臨界機組,30萬、50萬kW大型水電機組和正在建設的70萬kW水電機組,90萬kW核電機組,以及風電機組、抽水蓄能和其他新能源設備。到2000年底全國火電廠已投運脫硫機組容量約500萬kW,投運和在建脫硫裝機總容量超過1000萬kW。
四、人均裝機只有0.25kW,人均用電量只有1064kWh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電氣化程度還不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較低,加快電力發展,結構優化和升級的任務仍十分繁重。5萬kW及以下機組仍占機組總數的79.7%,平均單機容量仍偏小。水電建設前期工作滯后,影響西電東送后續電源的建設。在建規模與投產容量比重呈下降趨勢,與"八五"相比下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