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上行需待消費回暖
7月26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走勢分化,農產品(000061)期貨普遍走跌,而有色金屬期貨全線飄紅。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主力1211合約當日上漲1.04%,收于每噸54190元。市場人士指出,短期影響工業品期貨走勢的最主要因素依然是歐債危機。
新湖期貨分析師廉正指出,日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德國、盧森堡、荷蘭這3個AAA主權評級國家的展望下調為負面,進一步增加了市場對歐債的恐慌。歐債危機已經影響到歐元區核心國家的經濟,令歐洲經濟前景更加暗淡,“銅價仍將在歐債問題影響下承壓下行”。
而從中長期來看,受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影響,銅需求前景并不樂觀。
歐元區最新公布的7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6.4,與前月持平,歐元區制造業PMI徘徊在3年低位,預示著歐元區經濟第三季度繼續探底。與此同時,7月美國制造業PMI初值為51.8,創下自2010年12月以來的新低。
值得慶幸的是,7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數據走高,升至49.5。但廉正認為,該數值還在枯榮線(50)以下,對銅期貨價格刺激作用有限。
銅分析師雷連華也表示,由于經濟低迷持續,下半年銅需求增長缺乏亮點。
從國內市場來看,電纜電線用銅占銅消費的40%,但今年電力行業投資不足,統計數據顯示,發電設備前6個月投資同比下滑7.3%,較去年上半年22%的增幅相差甚大。其次,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松動,今年全年新開工房屋面積總數將較2011年出現負增長,這也抑制了銅需求。國際市場上,債務危機令歐美國家銅需求難有明顯起色。
銅分析師雷連華認為,2012年下半年全球銅供給將轉向過剩,銅價從基本面上受到的支撐將逐漸轉弱。廉正表示,中短期內,銅價上行壓力位在每噸56000元附近,支撐位在每噸53500元,空單可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