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查明礦產資源占世界12%,居世界第三位
2月17日上午,記者從中國礦業聯合會召開的紀念毛澤東主席“開發礦業”題詞55周年座談會上獲悉,我國已查明的礦產資源約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礦產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53位。資源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大宗礦產資源相對不足,一些優勢資源的利用率不高,消耗過快。
1950年2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的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接見留學生代表時,為當時正在蘇聯學習地質的任湘親筆寫下了“開發礦業”的題詞。今天來自地礦、石油、煤炭、鋼鐵等礦業行業的代表和專家學者會聚一起,緬懷毛澤東同志為新中國建立所作出的豐功偉績,懷念他對我國礦業發展傾注的關懷,以推動和促進我國礦業健康持續發展。
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朱訓在發言中說,55年來,在“開發礦業”這一偉大號召的指引下,我國的礦業開發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礦產171種,礦產地(點)20萬處,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58種。其中能源礦產10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1種,水氣礦產3種。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基礎比較豐富,儲量規模大,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
據了解,當前我國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劇增,我國每年消耗的礦石量已達50多億噸。2004年我國礦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進口額已突破1000億美元,其中凈進口石油首次超過1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