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世界機床工業經驗發展我國機床工業
機床工業是現代工業特別是現代制造業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對我國而言,機床工業不僅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國防戰略意義。分析世界機床工業的特點,有助于我們了解機床工業的特殊規律,從而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機床工業發展之路。
一、世界機床工業的幾個特點
通過研究分析,我們發現世界機床工業有如下幾個特點:1)本土機床工業與本土制造業、工業高度相關;2)機床工業國際化程度很高;3)單個國家國內機床需求波動劇烈;4)機床工業產業集聚效應顯著;5)家族企業是世界機床工業流行的所有制模式。
(一)機床業發展水平與制造業、工業發展水平高度相關
機床工業是現代制造業及現代工業的基礎,機床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制造業和工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而言,本土的機床工業與本土的制造業及工業緊密相連,高水平的本土機床工業有助于提升本土制造業及工業的水平,德國、日本頗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和工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該國高水平的本土機床工業,美國在航空與宇航等高端制造業的優勢,與美國在高端機床的研發和生產密不可分。
這里,我們采用統計方法來分別分析國家機床工業與該國工業、機床工業與美國制造業的相互關系。
我們采用機床產銷比RPC(一個國家機床總產值與該國機床總消費值得比率)來代表一國機床業發展水平,采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0)的工業競爭力指數CIP來代表各國的工業競爭力,選取2000年世界上10個主要的機床消費國作為樣本,對RPC與CIP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分祈。這里,機床產銷比的數據采用美國加德納出版集團發布的數據,工業競爭力采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發布的工業競爭力數據。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一個國家的工業競爭力與該國機床產銷比正相關。利用數理統計軟件SPSS計算工業競爭力和機床產銷比的相關系數,可知在機床消費的前十個國家中,工業競爭力與機床工業產銷比間的相關系數為0.64,顯著水平為O.046,說明一個國家的工業競爭力與機床工業發展水平有顯著的高度正相關關系。
從世界主要的10個機床消費國的工業競爭力和機床產銷比率關系圖上可以看出:機床工業產銷比高的國家,其工業競爭力也較高。工業競爭力與機床產銷比關系圖如圖l所示。具體數據見附表l所示,利用SPSS運算結果如附表2所示。
我們同樣采用機床自給率代表一個國家機床工業發展水平,用該國汽車總產量與國內市場銷量之比(簡稱汽車產銷比)代表該國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并選取2003年世界最大的lO個汽車生產大國作為樣本進行分析。機床數據和工業競爭力數據分別采用美國加德納出版集團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
通過對機床自給率與本國汽車產銷比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機床自給率與汽車產銷比正相關。利用數理統計軟件SPSS計算機床自給率與汽車產銷比間的相關系數,可知2003年lO個國家中,機床自給率與汽車產銷比的相關系數為0.614,為高度正相關。這說明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的競爭力與其機床工業競爭力聯系緊密,機床業競爭力越高,則汽車工業競爭力越高。也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機床業競爭力越強,則制造業競爭力越強。
2003年lO個主要汽車生產國機床自給率和汽車產銷比見表2,利用數理統計軟件SPSS計算的結果見附表2,機床自給率與汽車產銷比關系如圖2所示。從機床自給率與汽車產銷比關系圖(圖2)上可以看出,一國機床自給率越高,其汽車產銷比就越高,或者說,機床工業競爭力越強,其汽車工業競爭力就越強。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機床工業與一個國家的工業競爭力、制造業發展水平緊密相關,本國的機床工業水平越高,工業和制造業競爭力越強。我國工業競爭力和制造業發展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是與我國機床工業發展水平不高相聯系的。加快我國機床工業的發展,提高我國機床工業技術和管理水平,將有利于我國工業和制造業發展。
(二)機床工業是高度國際化的產業
世界機床工業是個高度國際化的產業,表現在市場國際化、技術國際化、投資國際化。
世界機床工業市場國際化程度很高,生產機床供給外國市場用戶使用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機床業通行的做法。世界主要機床生產國的機床出口占總產值的比重都很高。以2003年為例,機床業發達的瑞士、中國臺灣地區超過80%的機床產品出口境外,德國、日本出口比重分別為63%、53%,近年來機床工業發展落伍的美國,出口比重也達40%,在10個最大的機床生產國中,除中國以外,出口比重均在40%以上。2003年10個最大的機床生產國平均出口比重為53%。
機床工業也是技術國際化程度高的產業,國際間技術合作、技術引進、技術傳播明顯。一些機床強國,如日本,其早期的機床技術極大地得益于從外國引進先進技術。我國機床工業的發展,也得益于與外國機床工業的合作。機床技術國際化可以數控機床技術為例,數控機床技術最先發明于美國,之后在德國得到了發展,最后在日本成就為頗具規模的成熟數控機床產業。
機床工業近年來投資國際化現象也很顯著。在國外建立分廠和合資公司,在世界機床業十分普遍,世界主要的機床生產企業紛紛在國外建立獨資和合資企業。近年來,許多國際機床公司積極參與到中國市場來,建立合資或者獨資企業,如日本大隈機床公司與北京第一機床廠合資建立了北一大隈機床公司,日本MAZAK機床公司與中國寧夏長城機器集團公司合資建立寧夏小巨人機床公司,意大利Fedia機床公司與沈陽機床廠合資成立了沈陽菲迪亞數控有限公司。
國際化有利于機床企業擴大銷量,有利于機床工業中的生產企業在更高層次上進行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世界機床工業技術水平。同時,國際化也加劇了世界機床工業各國生產企業間的競爭,一些技術落后、管理不善的機床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甚至被市場淘汰。
(三)國內機床需求波動劇烈,世界總機床需求相對平穩
世界機床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單個國家的國內機床需求波動劇烈,而世界機床總需求則相對平穩。
機床是典型的資本品,宏觀經濟變化對機床的需求量影響相當明顯,單個國家國內機床年需求變化非常劇烈,常常出現大起大落。以我國為例,自1994年到2003年lO年中,我國國內機床銷量最高年份(2003年)為最低年份(1999年)的2.59北倍,年銷量波動極為明顯。韓國1994—2003年中,機床需求變化最劇烈,最高年份2003年消費了27.66億美元,最低年份1998年只消費了5.71億美元,最高年份為最低年份4.84倍。美國1994年一2003年中,機床消費最高年份(1998年)是機床消費最低年份(2002年)的2.5倍左右。
而世界機床總銷量則保持相對穩定。這里我們以世界上最主要的6個機床消費大國銷量之和代表世界機床總需求(6國機床消費占世界機床總消費的70%),1994年一2003年lO年中,世界主要6個國家機床消費總量最高年份(2003年)僅比最低年份(1994年)的高35%。
如果采用統計指標均值和標準差來衡量機床的消費變化,我們發現,1994—2003年lO年中,世界各國主要的六個國家(美、日、德、意、韓、中)的機床消費變化率絕對值均值為O.24,標準差為0.28,而同期這6個國家的機床總消費變化率絕對值均值為O.09,標準差為0.10,這說明單個國家國內機床消費變化率大,而世界機床總消費變化較小。
國內機床市場波動劇烈,給固守本國市場的機床企業帶來了挑戰。國內機床需求處于高峰時,生產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要,國內機床需求下跌之低谷時,生產能力遠大于市場需要,造成人力、設備閑置,經營效益下降,甚至虧損。
(四)機床工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產業集聚效應是產業發展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產業集聚會給該產業帶來了許多競爭優勢:產業集聚有利于技術外溢,有利于降低采購成本等經營成本,有益于產業鏈上各企業的協作等。世界機床工業產業集聚效應極為明顯。
世界機床工業產業集聚效應首先表現在機床生產向少數國家集中。世界機床工業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少數機床生產國。德國、日本、意大利三個國家生產和銷售了全世界54%的機床產品。
其次,在每個國家內部,機床工業產業集聚效應也非常明顯。在主要的機床生產國(地區)中,機床工業無一例外地集中在某個特定的地理區域:我國臺灣省機床工業85%以上集聚在臺中市,美國機床工業60%以上集聚在五大湖附近,德國機床工業53%集聚在Baden—Wurttemberg地區,意大利機床業大部分集聚在米蘭市,西班牙機床工業75%集中在Basque Country。表4是世界主要機床生產國機床生產地理分布情況。
由于計劃經濟時代的機床工業布局,我國機床工業的產業集聚現象不太明顯。但近年來,我國機床工業明顯有朝著遼寧、江蘇、山東、浙江四省集中的趨勢。我國機床工業1985年機床產量最大4個省市(遼寧、江蘇、山東、上海)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為43%,而2003年,機床產量最大的四個省份(遼寧、江蘇、山東、浙江)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的比重已達到66%。
(五)家族企業等民營企業在機床工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企業所有制模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極為深刻的影響,這一點我們深有體會。每一個產業都有相適合的企業所有制模式,如餐飲業適合采用私營企業,而自來水供應則適合采用公營企業。對機床業而言,也有適合機床工業發展的所有制模式。
機床工業屬于投資周期長、對生產經驗要求高、產品批量小、產品個性化要求高的產業,機床工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家族企業等民營企業能在機床工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世界上主要機床工業大國,如德國、美國、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在其機床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家族企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德國、意大利、美國、西班牙等機床生產大國的很多機床公司仍然是家族企業;我國臺灣地區近年來機床工業發展迅速,也得益于島內機床業家族企業等民營企業。
而在我國機床工業發展歷史中,卻是另外一幅景象,我國機床工業的建立、發展、壯大,幾乎完全依靠國有企業。現階段,非公有制企業在我國機床業有所發展,但國有企業仍然比重極高,國有企業占機床工業從業人員的90%、總產值的80%。傳統的國有企業在經濟效益、技術創新和滿足市場需要方面,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相比,有明顯的差距。以金屬切削機床為例,2002年金屬切削機床行業國有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為O.68%,遠遠低于民營企業的4.35%和三資企業的7.97%。從生產率指標人均銷售收入來看,國有企業人均生產率也低于非國有企業,特別是遠低于三資企業。
二、發展我國機床工業的對策
機床工業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是國民經濟中的戰略產業。對我國而言,機床工業不僅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同時還涉及到國防工業和國家安全,做強做大我國本土機床工業,是二十一世紀我國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機床工業正直接面臨外國機床工業的強大挑戰,今后一段時間,將是我國機床工業戰略考驗期,選擇正確的發展我國機床工業對策,顯得十分重要。
在分析了機床工業特點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我國發展我國機床工業的對策。
第一、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本土機床工業的戰略地位。由于機床工業與本土制造業、本土工業緊密相關,強大的本土機床工業將為本土制造業和本土工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們要高度重視本土機床工業的這種戰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把機床工業當作我國的戰略產業加以關注和扶持。
第二、鼓勵和支持我國機床工業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由于單個國家國內市場對機床的需求波動劇烈,僅僅依賴本國市場的機床生產企業很難發展壯大,并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世界主要的機床生產國和主要的機床生產企業都是在全球范圍內銷售其機床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形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僅僅是我國工業發展壯大的需要,也是我國機床工業規避經營風險的需要。利用全球化和加入WT0的契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也是我國機床工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鼓勵和支持我國機床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將有利于我國機床工業發展發展壯大。
第三、改善我國機床工業所有制結構,深化機床業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機床工業具有產品品種多、批量小、個性化要求高、對生產經驗要求高、投資周期長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家族企業等民營企業在該產業發展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現階段我國機床工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支持民營機床公司的發展,鼓勵民營資本在機床工業領域投資,將有利于改善我國機床工業的所有制結構,從而促進我國機床工業的發展。現階段我國機床工業以國有企業為主,落后的傳統國有企業體制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機床工業發展重大體制障礙。2004年底我們對機床工業進行了專題調研,國內主要機床生產企業普遍反應,傳統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已經成為我國機床工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深化機床業國有企業經營體制改革,建立適合市場經濟需要和機床工業特點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模式,有利于為我國機床工業打造一個良好企業層面的微觀基礎(可以考慮將一部分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和民營化)。
第四、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建立我國機床研發生產戰略區域。世界機床工業的產業集聚效應極為明顯。機床工業的產業集聚會給機床工業帶來許多競爭優勢,如降低經營成本、增加技術外溢、增強產業鏈上各企業間的合作等。與世界主要的機床生產國相比,目前我國機床工業過于分散,產業集聚程度遠遠不夠。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建立我國的機床工業產業戰略集聚區域,有利于增強我國機床工業的競爭力。目前可以考慮在機床工業基礎較好,發展前景好的區域,如遼寧、江蘇等建立我國機床工業戰略產業區域。
三、總結
機床工業產值雖然只占世界GDP的O.07%,但卻在世界制造業和工業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對我國而言,機床工業不僅僅有重要的經濟意義,還具有十分重要的國防戰略意義。發展強大的我國本土機床工業,是我國步入制造強國和先進工業國家的必然選擇。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世界機床工業呈現以下特點:1)一國制造業和工業發展水平與該國本土機床工業發展水平高度正相關;2)機床工業高度國際化;3)單個國家國內機床需求很不穩定,而世界機床總需求相對平穩;4)機床工業產業集聚效應顯著;5)家族企業等民營企業在機床工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認為,把機床工業當作重要的戰略產業加以關注和扶持,支持和鼓勵我國機床業走出國門,鼓勵民營機床公司的民展和鼓勵民營資本在機床領域的投資,建立我國機床工業戰略產業區域是當前發展我國機床工業重要的有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