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儀器向居家保健應用方向發展
拜先進科技之賜,醫療儀器相關技術日新月異,納米機械元件、隨身佩戴式化學感測器、居家保健應用醫療器材等前瞻產品已成為未來醫療儀器之代表產品。未來的醫療世界,是靠人體內納米級的醫療機械元件實現。納米機械人身長大約0.5~3微米,由數個范圍自1-100納米等不同直徑的元件所構成,主要是以納米級的碳原子構成的鉆石成份所組成。
這些納米機械人可以爬行、轉圈甚至在人體內擷取影像并診斷出傳統掃描技術所無法發現的疾病,更可以傳輸藥品治療腫瘤而不必開刀,其功能包括:治療皮膚病、清潔口腔、增加免疫能力、強化心血管系統、植入人體。目前納米科技可以傳送醫藥給腫瘤細胞、清除血管間油脂以疏通管壁,有朝一日,甚至可以成為找尋導致腦中風或心臟病血塊的商品。
美國的前瞻科技已發展出一種體積小、可攜式、并可像徽章一般隨身佩戴的化學感測器。這類化學感測器構造精密,包含超細且具納米級皺紋的金質底片,金質底片的表面布滿覆有超薄液態晶體之點狀化學接收器,應用領域多元:包含軍事、醫療、食品及工業安全等。這種微小化感測器除了可檢測特定癌癥產生的蛋白質,亦可偵測藥品臨床實驗的功效,是一種能辨識蛋白質且具即時感測功能的偵測器,可用在盡早偵測出肉品的早期腐壞現象,以保障消費者安全;農民或軍人,亦可因隨身配帶化學感測器,測知和即時躲避空氣中高濃度化學物質的傷害,而幸免于難。
醫療儀器也正朝向居家保健應用方向發展,民眾在家可自我理療身體。這些產品即是所謂‘智慧型元件’具自我思考、判斷。其應用產品如:生化感測牙刷,可偵測口腔內血糖及細菌;電腦化眼鏡,具有內鍵式顯示功能,戴上后可幫助記起是某人或某事;智慧型繃帶,由可以偵測細菌或病毒的纖維所制成,具有告知患者是否已被感染的警訊功能;心臟監視器,運用無線通訊及數位化技術可連結到PC,傳輸心臟活動訊息及重要生理訊息至就診的醫療單位;運用少量肌肉運動即可操控之儀器,對脊椎受傷或神經傷害等殘障者極有幫助。
尚待開發的居家用醫療儀器還包括運用微處理器、毫微米與納米等前瞻技術之心律調節器、高感度助聽器、藥品傳輸器材。這些新技術的運用將增加人類醫療保健福只空間。創新納米科技提供醫療體系更有效、更快速的儀器,隨身佩戴的化學感測器、居家保健應用產品使醫護人員、病患自身更能掌握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