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再臨破產難收ST天龍2.82億應收款
昨日,ST天龍(600234)披露,大股東廣東東莞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廣東金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金正)在《做好2006年度清理資金占用工作通知》回復函中表示,廣東金正已被農行提請破產。
前年6月起已停產
這已是金正第二次面臨破產。據悉,ST天龍對金正高達2.82億元的應收款存在不確定性。
ST天龍稱,截至2005年12月31日,ST天龍向廣東金正提供資金余額17403萬元,對此應收款,ST天龍已全額計提壞賬準備。ST天龍控股子公司珠海金正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為廣東金正提供擔保承擔連帶責任的余額為10828萬元,對此ST天龍已計提預計擔保損失4288萬元。
ST天龍披露,目前,廣東金正已經全面停產,實物資產全部被法院查封,ST天龍對其的債權回收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而ST天龍董事長田家俊近日已代表上市公司向廣東陳梁永鉅律師事務所(廣東金正電子有限公司破產監管組)申報了債權。田家俊原來就是廣東金正的法定代表人,目前還持有20%的東莞市金正數碼科技有限公司(ST天龍控股股東)股權,而東莞市金正持有75%廣東金正股權。
不過,田家俊昨日卻對記者說,其實廣東金正在金正出事后就已經停產(出事是指2004年6月,金正董事長萬平因被指控挪用公款而被刑拘,2005年6月被判處15年徒刑。由此引發眾多銀行、供應商向金正提起近百起訴訟,涉及債務超過3.5億元)。而且,他認為,有關廣東金正被提請破產一事還在審理中,“可能需要3到5年的時間,況且大多數相關案件不一定能實現破產。”不過田家俊顯然不愿提及萬平,“萬平案不是我們所關心的,現在關注的主要是企業如何發展,至于萬平的事情就是法律的事情。”
早在去年5月,金正就因為萬平被捕而停產,并申請破產。金正曾在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破產聽證,但遭到天龍集團的極力反對。2005年6月24日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了民事裁定書,對申請人深圳市瀚海工貿實業有限公司要求被申請人珠海市金正電子工業有限公司破產還債的申請不予受理。
計劃今年全面復產
金正停產表明ST天龍面臨的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不過,田家俊強調廣東金正停產不會影響到東莞金正的業務,對于金正而言今后發展的幾件事情是投資管理、品牌戰略經營和高新技術推廣應用。
金正集團董事長助理王英杰透露,3月份將召開2006年新品的經銷商會議。他說珠海工廠8條生產線已經全面復工,去年12月,還簽下了4000多萬元的定貨協議。“從2006年元旦起,金正將陸續推出12款高清DVD新品。力爭今年高清DVD出貨量達到100萬臺,完成6億元的銷售額。”之前他還透露,金正已與債權人達成諒解,并通過品牌經營方式籌集資金近2000萬元,準備在2006年全面復產。采取的方式比如傳統的DVD授權給廣東佳彩,允許他們生產和銷售,金正從中賺取品牌費用和銷售分成。
此外,金正洗衣機、MP3、飲水機和電磁爐等八個產業,目前全部實行事業部制,同樣采用品牌外包的形式,來籌集復產的啟動資金。先后已有10多家投資者給金正注入近2000萬元的資金。王英杰稱這些資金除了將按計劃償還一些金額較小的欠款外,主要用于金正復出。
“在2到3年之內還債是金正的迫切任務。”田家俊表示,對于可能代表DVD趨勢的EVD和HD DVD,要看今后市場發展,兩個都在考慮之中。
-聲音
DVD產業沒落金正實難復出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DVD這個產業已經沒有什么希望了。”對于金正上述樂觀的說法,家電業知名專家蘇無常提出了質疑。
他認為原因在于:在缺乏核心技術與收取知識專利產權保護費的雙重夾擊下,國內DVD產業已經提前重蹈VCD的覆轍。而IT產業包括電腦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價格下拉已經使得VCD、DVD產品無增長空間,而且大幅度萎縮。
此外,隨著百姓理性消費意識的提高和追求數字生活時代的需要,單純的VCD、DVD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如現在市場上的移動DVD雖然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從長遠來看,汽車數字視頻技術的應用也使得移動DVD產品市場萎縮。
“復產只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不能真正拯救企業的未來。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已經過度競爭的產品上,是十分不理智的。”蘇無常如是說,債務、對外擔保等問題纏身,無法為天龍創造利潤。